首位女科学家随蛟龙号再探海

“蛟龙”号眼中的海底世界

"蛟龙"完成试验性最后一潜 首次取得藤壶样品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采杞海山区完成试验性应用航次的最后一潜,首次取得藤壶样品。据了解,在试验性应用的3个航段中,“蛟龙”团队完成了21次下潜任务…[详细]

“蛟龙”三个航段共下潜21次 科考成果丰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采杞海山区南侧,开展了试验性应用航次最后一次下潜作业,首次取得藤壶样品…[详细]

蛟龙号概况


    ·长×宽×高:
    8.2米×3.0米×3.4米
    ·重量:空重不超22吨,最大荷载240公斤
    ·最大速度:每小时25海里
    ·目前最大工作设计深度:7000米
    ·深潜主要目标:证明潜水器具备到达7000米深的能力,验证功能和性能指标。
    ·意义:2011年5000米级海试成功,最大下潜518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12年成功冲击7000米级海试,意味着蛟龙号将可在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使用。
“蛟龙”科考看点
海试前“蛟龙”号已经实现了换装
海试前“蛟龙”号已经实现了换装

与国际上同类型潜水器比较,“蛟龙”号通过不断的改进,在声学通讯、自动控制以及最大深度作业等性能方面,都拥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其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能够实时传输彩色电视图像和声学图像的功能,是国外绝大多数潜水器所没有的。…[详细]

将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
将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

,“南海深部计划”的6位研究者将参加“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段,带头人是同济大学教授周怀洋。周怀洋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此次下潜,他们重点关注的一是“冷泉”(可燃冰的海底出口);二是海底海山。他表示,下潜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谈可能获得哪些科学成果还为时尚早…[详细]

有望取得深海科研新成果
有望取得深海科研新成果

6位科研人员将参加“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南海航段,深入南海海盆处进行科学观测,重点关注“冷泉”和海底海山,为“南海深部计划”研究提供资料。…[详细]

为深潜器业务化运行做准备
为深潜器业务化运行做准备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于6月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计划用5年时间完善作业性能,扩大对深海高新技术研发的带动辐射作用,培养壮大一支相对稳定的潜航员和潜水器技术保障队伍,建立一套开放、共享的潜水器应用机制,从而实现业务化运行。…[详细]

图解“咬龙”号
 
Copyright© 1994-2018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京网文[2014]2106-306号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