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应  |
 |
|
范美忠回应教育部修改师德规范
记者:你如何看待新的“师德规范”修订方案中新增的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的规定?
范美忠:在我看来,这样的规定是非常模糊的。他必须规定在何种情况下,比如火灾、地震,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缺乏可操作性,这样的规定毫无意义……
详情 |
|
教育部:师德规范修订与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无关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修订与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没有必然联系,而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新形势作出的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修订……
详情 |
|
评 论  |
|
如何看待“保护学生”首入师德规范
6月25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6月24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联合开展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详情
“保护学生安全”不能光靠师德
在我看来,“保护学生安全”之于教师职业,本该属于一种德性伦理,即以个体的德性为自因的伦理。正如这次地震中那些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教师那样,完全是一瞬间主动的、自律的、自发的道德行为……详情
“保护学生”背后的德性与天职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更优越的职业。”教育部日前公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在社会上进行讨论。其中备受关注并且多方争议的是“保护学生安全”一句
……详情 |
|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 |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
小 调 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