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抗击非典 清华大学校长与学生家长互勉
2003-05-08    记者 李江涛

字体大小:

     自北京发现“非典”病例以来,清华师生健康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的热切关注,部分家长直接给学校发来感谢信,对清华师生抗击“非典”的做法表示感谢。6日,校长顾秉林院士给一位辽宁家长回信,感谢他们教育孩子配合学校抗击“非典”的做法,信中充满了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感。

    学生家长在来信中写道:“我是贵校大一学生的家长,自sars疫情肆虐北京以来,我们一直关注着北京,关注着清华。这不仅仅因为北京有我的父母、姊妹,清华有我的孩子。说实话,每天从电视上、从清华网上得到的信息,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非典’肺炎的信心。

    “4月19日,我要去北京参加会议,事先打电话通知孩子,并约到京见面的时间。孩子坚决地劝阻我来京,再三地强调防止疫情向外地扩散的重要性。当4月20日后,我们得知北京疫情严重,虽知学校已采取限制出入等有力措施,还是不免着急忧虑。但孩子镇定自若,反复告诉我们,学校一切都安稳,教学、生活正常,千万不要惦念,更不要来探望。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在这非常时期,哪个做父母的能不挂念自己的孩子?但几次与孩子通话,我们感到孩子虽进清华园不到一年,但在你们的培养教育下,已经成长成熟起来。孩子身在清华,我们放心,一百个、一千个放心。

    “我们相信清华的领导和教职工会把莘莘学子们带好、管好、保护好,我们也相信清华的领导和全体师生一定会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战胜灾难,无愧于清华人的称号。

    “刚刚我又接到孩子的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温家宝总理来清华了,他见到了总理,他永远不会忘记今天。

    “我相信在你们的培养教育下,孩子会更加成熟,更加坚强,一定会以国家为重,以学业为重,理解我们所作的一切。”

    顾秉林校长在回信中说:“病魔肆虐之时,尤显亲情可贵。天下父母情牵离家游子,黄昏老人思念在外儿孙,人间之常,血肉之心。但在北京疫情爆发之际,孩子的外祖母深明大义,鼓励外孙安心在校,休息好、锻炼好、学习好,而竟成遗言;孩子的母亲和您咽下眼泪,强忍巨大悲痛,不惊扰孩子,以维护学校的稳定,保证全国抗击‘非典’战斗的大局。此情此景,震撼我心。清华名高,有赖全国人民支撑;大量优秀生源的背后,是众多优秀家长的掌心。我,以及所有清华教职工为学校有你们这样的学生家长而荣幸!我向你们表示崇高敬意并道上我发自内心的感谢!

    “清华人素有‘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传统。在这与‘非典’病魔决战之时,我和清华大学的所有党政负责人绝不会退缩。清华园中的每一个学子,都是未来民族大业的承担者,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都如同我们的血脉亲人。我们定以重如泰山的责任和锋如利剑的科技,支援围歼‘非典’的前线,筑起保卫清华园的长城。只要我们在,清华园里‘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就一定是我们全力奋斗的目标。我郑重地请你们放心,请所有的家长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当“非典”袭击了大学校园的时候
· 广东高校非典时刻显示实力
· 被隔离学生:我们的生活很充实
· 北京高校出台防“非典”学生行为准则
· 九所高校投入防治“非典”科技攻关
· 科学抗击“非典” 高校不懈努力
· 高校医疗资源要为防非典发挥更大作用
· 天大今年高考将优惠录取抗非典英雄子女
· 美一大学分校拒从非典影响亚洲地区招生
· 华中科大开通“抗‘非典’勇士服务热线”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