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北京论坛 > 动态报道
北京论坛金秋隆重开幕 中国教育网受邀全程报道
2007-11-03  中国教育网  张冬冬

字体大小:

  中国教育网11月3日讯 北京论坛(2007)11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知名人士和学者在和谐世界的大背景下,共同探讨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

  专程前来北京参加论坛的联合国副秘书长约瑟夫·弗纳·里德带来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贺信。在贺信中潘基文表示,在世界都对和平与发展有着强烈渴望的今天,北京论坛描绘了理解、沟通、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并表示:“今天我们讨论文明之间的和谐,在充满动荡的环境当中,这个主题恰逢其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仅仅是北京2008奥运会的主题,它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正是联合国以及世界各地所孜孜追求的。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在特邀报告伊始,就“反驳”了主持人对于他官职的介绍,“官衔是暂时的,作为北京大学学生这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李肇星一生走访了170多个国家,对于文明的和谐,他有特别的感受。他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出发,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在外交事务中的作用。他说:“中国外交深受民族传统的影响,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正体现了中华文明‘和’的精神。”“‘和’的精神对于应对人类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有许多启发意义。”

  智利前总统、现任参议长爱德华多·弗雷·鲁伊斯·塔格莱在发言中呼吁建立一种公平稳定的世界秩序,使“各个国家能够在同等条件、透明规则下平等地竞争,输赢都取决于自己,而不受外界的干扰。”

  本次论坛下设八个分论坛,探讨当前世界文明发展面临的问题,如奥林匹克运动、民族与宗教、人口健康、人类文化遗产、新媒体、企业跨国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教育发展等。

  来自五大洲21个国家的46位大学校长将与众多学者一道,就社会变革与大学的社会责任、公共政策与大学发展、多元文化与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对话;同时,展开教育领域的“北北对话”,讨论欧洲、美洲、亚洲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中国如何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

  北京论坛创办于2004年,今年是第四届,它围绕“文明的和谐和共同繁荣”这一主题,从各个角度展开探讨。迄今已有1300多名各国名流政要、专家学者参与,包括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泰国公主诗琳通及道格拉斯·诺斯等数位诺贝尔奖得主。

  受北京论坛秘书处邀请,中国教育网作为支持媒体参加了此次论坛的全程报道,并为此届北京论坛的召开制作专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聚焦!北京论坛分论坛 国内外学者热议科学文化
· 2019年“人才引进与人才评价北京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 2019人才引进与人才评价北京论坛邀您参加
· 北京论坛(2011)举办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
· 2009诺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开幕 关注金融重建
· 企业责任分论坛:法学与管理学深入对话
· 筹备工作重心转移 各项工作进入实质阶段——北京论坛(2007)第十一次筹备工作会议召开
· 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
· 做好最后冲刺:北京论坛(2007)第十三次筹备工作会议召开
· 绿色奥运:我们准备好了吗?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