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九位航天员聚首重温入队誓词 杨利伟寄语青少年
2016-04-25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4月23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首个“中国航天日”座谈会上,在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带领下,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和执行过神州系列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共九人面对国旗重温入队誓词。

  在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我国曾进入太空的10位航天员中的9位,今天在公开场合罕见聚集,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100余名专家和军地相关单位代表一起迎接首个中国航天日。

  在中国航天60年的历史上,有三大里程碑,分别是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这也是中国航天日的由来;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2009年3月1日,随着嫦娥一号成功撞月,我国开启奔月乃至深空探测的梦想。

  这其中,载人航天工程被称作我国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协调面最广的工程,而每一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则成为该工程中最受瞩目的群体。4月24日,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旺、张晓光、刘洋、王亚平9位航天员着清一色的航天员出征服,列坐一排,一同纪念我国首个航天日。

  “举起我们的右手!”当天,随着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的一声口令,9位航天员重温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誓言——

  “我宣誓: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解放军,热爱航天事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刻苦学习,严格训练,爱护武器装备,遵纪守法,保守国家机密,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

  在此之前,杨利伟在座谈会播放的回顾短片中,再一次看到了自己2003年乘坐神舟五号飞天以及返回地球的画面,“依然十分激动”。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出舱时说的第一句话:“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如今,选择在这样一个日子重温誓词,正是为更好地传承中国航天精神,也是更好地激励航天员。

  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多年来,已成功发射10艘飞船和一个目标飞行器,成功将包括杨利伟在内的10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行走到交会对接,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系列重大跨越,取得载人航天“十全十美”的成绩。

  如今,载人航天工程还在继续。4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座谈会上透露,目前,我国载人空间站研制建造正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预计在2018年前后,我国将发射空间站试验核心舱,开始空间站建造,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

  届时,航天员队伍有望吸纳科学家、工程师等群体的加入。杨利伟说,那时我国将根据空间站任务,在职业航天员即指令长、驾驶员的基础上,配备飞船工程师和载荷科学家,前者对飞船进行维护操作,后者则在空间站做些相关的科学实验。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杨利伟向青少年寄语:“科技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来讲至关重要,希望更多青少年朋友,能够拿起科技这个武器,将来为我们祖国更好的服务。”他同时希望通过航天日这样的纪念日,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热爱。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15名航天员圆满完成沙漠野外生存训练
· 航天员寄语大学生 “创青春”赛场论英雄
· 神九航天员着陆后需一段时间完成重力再适应
· 陈善广:“神九”航天员目前身心状态良好
· 揭秘航天员太空生活:天宫设2个睡眠区自备睡袋卧具
· 天宫二号:航天员将在轨驻留30天
· 中国今年开建空间实验室 第3批航天员不考虑女性
· 我国拟从科技人员中选拔航天员
· 中国空间站10年后建成 可向国外航天员开放
· “神舟十号”今年夏天择机发射 将搭乘3名航天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