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学术评价不是“记工分”
2011-09-22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韩启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观点

  学术的发展以及学术公平公正的维护还需要健康的学术批评。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目前,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总量接近5800万,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迎来“科学的春天”,陈景润等科学家曾赢得全社会的尊重甚至是崇拜。但现在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去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对北京市118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关于“理想职业”的问卷调查,在9个可选职业里面,“科学家”被排到了第七位。

  选择的多元化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但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声誉是一个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加强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他们的重要贡献、优秀事迹和高尚品格,使科技工作者成为社会受尊敬和信任的群体。科技工作者不可能是社会上最富有的群体,但应保证他们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

  我们还应为科技工作者搭建更多建言献策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政府要从善如流,特别对有独特见解的、“非主流”的反对意见更要予以充分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奖励制度蓬勃发展,对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有不少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奖励名目过多,但质量欠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浮躁。特别要强调的是,科技奖励本身就是一件严肃艰巨的科学任务,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要下真功夫。青蒿素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于确定成果归属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其中折射出的不少问题值得深思。

  奖励要强调经过时间“沉淀”和考验,拒绝授予既无原始理论创新又尚未证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中间成果”。应当让科学精神回归科技奖励,真正激活科技奖励机制。

  在完善学术评价制度方面,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学术评价不能简单采用像记工分那样的量化方法,而要以质量为重。然而,如何评定质量则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问题。重要的一点是要避免采用单一标准。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同领域和学科,乃至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评判标准都应该有所差别。同时,质量的评定需要专家花更大功夫,需要更加公开、透明,在重大成果和重大项目评定时,是否采用专家实名制为好,值得考虑。

  学术的发展以及学术公平公正的维护还需要健康的学术批评。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记者蒋建科 根据作者9月21日在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整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韩启德:“科学基金推进交叉科学研究大有可为”
· 韩启德:科学研究须多份坚守
· 韩启德寄语大学生:人生要有方向 但无法规划
· 如何建立中国科技界科学道德建设长效机制?
· 韩启德:不必认为院士“任何时候都高明”
· 韩启德:对学术不端举报应该抓紧调查及时处理
· 韩启德对话大学生:想成大事者一定要到基层去
· 韩启德:要给原始创新以肥沃土壤
· 韩启德连任中国科协主席
· 韩启德为大学生成长支招:盯住一件事使劲去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