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东莞首个问题少年训练营复课 大部分学员抵触
2010-05-11    南方日报

字体大小:

  “过完年一个人跑去澳门赌博,一晚上就输光了5万块钱。”问题少年胡军(化名)在赌博上的花销远远不止5万,光高利贷就借了几十万。上周,这名一贯赌博、撒谎的“坏孩子”被父母送入东莞启发训练营进行再教育。

  启发训练营是一所特殊的“学校”,专门招收问题少年,并试图通过体能训练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封闭式教导,将他们引向正轨。在记者的采访中,目前受训的15名孩子涉及赌博、吸毒、逃学、早恋等各种问题。

  由于证件等方面问题,这所训练营曾于去年8月被勒令停办,而今年春节后又悄然复课。其本身和问题少年一样,充满了争议。

  大部分学员抵触训练营

  一进训练营就必须将个人物品交由训练营代管,从此开始单一的训练营生活。胡军入营后,明显不愿被近乎残酷的军训生活所“禁锢”。5月6日,他声称自己耳朵痛,要求入院治疗,之后被安排进谢岗医院住院。趁人不注意,胡军偷偷溜了出来。结果,他在翻越医院一堵2米高的围墙时,一个趔趄从墙上摔了下来,腿摔断了,险些残疾。

  “他太爱撒谎了,连去医院看病都想着逃跑。”训练营的心理老师说,和胡军一样,大部分在训练营受训的问题少年,均颇具“表演天分”,喜欢编制谎言糊弄老师和家长。

  胡军所在的训练营,全名“广东省青少年军校启发训练营”,位于谢岗镇曹乐吓角村。其宣称,是东莞首家招收问题少年的“特殊学校”,主要针对弃学厌学、上网成瘾、叛逆、早恋、暴力、冷漠亲情、怕苦怕累、缺自信难沟通及生活行为习惯不良的10—25岁青少年,进行改造教育。

  目前在该训练营受训的共有15名孩子,多数情况和胡军类似。“为何我会被送到这里,就是因为做了许多的错事,比如旷课、吸烟、在派出所留案底、在男生家过夜,和男生发生亲密关系等……”这名主动检讨的女学员小卢,来自东莞莞城,年仅14岁。

  然而,大多学员对于家长的苦心并不领情。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孩子对父母都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有学员甚至被父母送到训练营门口还计划着怎么逃跑。

  4—6月改造问题少年?

  昨日,记者采访该训练营时,受训学员正随着教官口令,整齐划一地齐步向前走。一轮军事训练下来,便围成圈互相交流经验,然后由每名学员轮流出列带队。

  据负训练营责人刘乐辉介绍,学员们一天的课程既单一又规律:早上安排军事训练;下午安排心理、感恩、励志等课程,升旗宣誓、打扫卫生、收看新闻联播、阅读以及记日记成了学员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

  “我们就是通过这种封闭式的教育与管理,体能训练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用4—6个月的时间矫正这些问题少年。”刘乐辉说,训练营现在有多名教官和心理老师,都签有责任状,保证不会通过暴力来教导这些孩子。“在正常训练之外渗透良好生活习惯,才能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认识到一个全新的自我。”

  据了解,训练营的学费不菲,每名学员每月要交4000元。不过刘乐辉说,他们的训练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物有所值。

  尽管学员的家长对于训练营所宣传的效果并不尽信,但送子女入营却是无奈的选择。胡军的家长向记者诉苦,用了很多方法都教不好孩子,与其带在身边,不如送入营试一下,说不准把孩子教好了。

  “我们根据学员类型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并会在中途穿插亲子活动,消弭家长和学员之间的隔阂。甚至在出营之后,还有半年至一年的跟踪随访,以免情况出现反复。”

  “出营后最差的结果顶多是没效果,和原来一样。”一名接受采访的家长坦言,对训练营未抱有太大期望。

  专家称封闭矫正未必普遍适用

  在刘乐辉看来,这类训练营在东莞乃至周边地区前景光明。“现在这边有多少青少年迷途失足,如果能通过训练营的教育改造这些孩子,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

  他举例,一名春节后受训的何姓男生,即将出营。“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整日打K粉、嗜好赌博的烂仔了,精神面貌相当好,家长还拿了面锦旗来对我们表示感谢。”

  不过这一个案能代表其他学员受训后的效果吗?

  目前,启发训练营仍处于创业阶段。去年8月,招生不到一个月的训练营由于无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被勒令停业。今年春节后,拿到相关证件的训练营又开班复课,并挂靠在“广东省青少年军校”名下。

  在教育界人士看来,如今的教学方法仍充满争议。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治中心主任沈家宏表示,封闭矫正对行为偏差比较严重的青少年效果更好,但从一般意义而言,家庭教育的作用仍然不可取代。

  而按照规定,启发训练营禁止学员受训期间离营,不准和家长电话联系,也尽量拒绝家长探视。不过昨日,胡军的家长由于担心孩子的伤情,还是破例带着一副拐杖看望了孩子。

(记者 朱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是人才进莞来|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开幕,规模品质创新高
· 东莞:大科学装置加持 基础研究根深叶茂
· “到东莞去”渐成人才真实选择
· 欧亚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基地落户东莞
· 东莞:新入户人才也可申请公租房
· 幼儿园孩子给老师行“跪礼”引发争议
· 广东东莞:开展“慕课”试点 促进教育公平
· 慕课改革 下活东莞教育这盘棋
· 东莞首批确诊的6名患甲型H1N1流感的学生有望出院
· “全国最优政策”引才 还须完备政策留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