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调查:73.3%受访者确认身边发生过校园暴力
2015-07-06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在防范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方面,当前学校和家长比较警惕暴力、色情的危害,但却忽视了网络虚拟性对孩子行为随意性的影响。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副所长苗伟明说:“人都有随意性,需要社会规范来控制。但是在网络中,特别是网络游戏中,可以随意地杀人,随意地扮演各种角色,长期在这种环境里面,随意性会被无限地放大。”

  近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被曝光,网络上的施暴视频引发热议。青少年为何如此暴戾?遇到问题时为什么会选择用暴力这种解决方案?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3%的受访者身边曾经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43.7%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暴力的发生源于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50.9%受访者建议加强家校联系以杜绝校园暴力发生。

  受访者中,小学学历的人占0.5%,初中学历的人占3.1%,高中或中专学历的人占13.6%,本科或大专学历的人占75.6%,研究生学历的人占7.2%。

  73.3%受访者身边曾经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

  马娜娜在北京某培训机构工作。据她回忆,她高中时代的同学分成两拨,学习的学生是一个群体,不学习的学生往往穿着奇装异服,聚在一起,经常打架。“他们依附于一些‘老大’式的人物,以年级为单位形成小群体。一旦群体里某人被欺负,其他人就会为‘兄弟’‘报仇’”。

  今年读初中二年级的源源(化名)所在班里有几个男生看起来就是“不好惹”的样子。据源源讲述,有一次课间休息时,她趴在教室外的栏杆上看下面的同学玩耍,转身时不小心撞到一个“不好惹”的男生,引来对方的大吼大骂。源源做了一个无所谓的表情,被对方一下子抓住衣领,推到墙角打起来。

  “当时我觉得很无法理解,我跟这个同学几乎没有说过话,没有什么过节。只是一点小摩擦,对方就动起手来,而且我还是个女孩子。”源源说,后来她从同学那里得知打她的男同学那天心情不好,借故发泄情绪。此后,源源走路说话都很小心,课间也不敢出来玩,生怕一不注意就惹到那些同学。

  调查显示,54.2%的受访者感觉当下校园暴力事件多发,73.3%的受访者确认自己身边曾经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6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中小学时代的学校存在“校园老大”式人物。

  校园暴力多发生在什么情况下?调查显示,从性别上看,56.4%的受访者认为是在男生之间,28.6%的受访者认为是女生之间,22.1%的受访者认为男女生之间。从年级来看,34.1%的受访者认为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暴力事件多发,16.9%的受访者认为同年级学生之间暴力事件多发。此外,44.6%的受访者认为校外社会人员与校内学生之间暴力事件多发,36.9%的受访者认为成绩较差的学生之间暴力事件多发,16.9%的受访者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暴力事件多发。

  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长期进行校园暴力的相关研究,副所长苗伟明表示,近年来校园暴力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数量增多,手段更为残忍,带有随意性。

  专家呼吁全社会重视网络虚拟性对青少年行为随意性的影响

  为何校园暴力事件多发?调查显示,43.7%的受访者认为青少年暴力行为源于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42.7%的受访者认为未成年人容易模仿见过的暴力行为,41.8%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暴力是青少年自控能力不强、道德感不足所致,37.2%的受访者指出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懵懂、盲目、行为过激,34.9%的受访者认为“问题青年”的帽子增加了一些青少年的叛逆心理,34.4%的受访者指出学校“重智轻德”,31.9%的受访者认为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导致孩子不会用正确方法解决矛盾,30.6%的受访者认为青少年易受网络和影视中暴力因素影响。

  马娜娜向记者回忆说,当时她所在的学校大都只重视升学率,只抓“好学生”,对于不学习的学生几乎不管。

  北京市文汇中学副校长王祺指出,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所以就形成一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在情绪方面的调节和控制力也比较差。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不要吃亏,没有教育孩子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他还指出,当下初中教育里,与法律有关的内容只有在初二下半学期的政治课上教一点。很多学生法律基本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有的学生认为从别人那里抢个钱花,根本就不算个大事儿。

  苗伟明认为,在防范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方面,当前学校和家长比较警惕暴力、色情的危害,但却忽视了网络虚拟性对孩子行为随意性的影响。“人都有随意性,需要社会的规范来控制。但是在网络中,特别是网络游戏中,可以随意地杀人,随意地扮演各种角色,没有现实中的规范,长期在这种环境里面,随意性会被无限地放大。”苗伟明指出,未成年人正在培养行为规范过程中,如果长期受网络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随意性就会变强。

  苗伟明指出,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这种压力要宣泄,但是青少年没有宣泄的途径,就很容易情绪波动,在某一个点爆发出来,就是所谓的挫折攻击。挫折攻击对内攻击表现为伤害自己,对外攻击就表现为暴力。

  调查显示,在受访者看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还包括:一些学生不受学校关注、社会暴力文化的示范作用、师生间缺乏理解和信任、施暴学生本身没有受到尊重、受害学生不懂有效处理、青少年过早产生感情纠纷等。

  应该如何杜绝校园暴力事件?调查中,50.9%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家校联系,学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48.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要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46.1%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法制教育,41.6%的受访者提出对受害和施暴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38.4%的受访者认为应教育学生正确应对暴力事件,36.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35.4%的受访者认为应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帮学生排解不良情绪,29.3%的受访者建议家长优化教育方式,26.1%的受访者认为优秀的校园文化很重要,25.2%的受访者建议控制影视作品的暴力场面,25.1%的受访者认为教师应学会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王祺认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应当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学校和家长可以把发生的校园暴力当成案例来分析、思考,因时制宜地教育孩子。他还指出,老师、家长,还得从情感的角度强化对有暴力倾向学生的教育,让他们尊重生命、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法治教育是外在的强制力,感恩教育、爱的教育是内在的教育”。

  苗伟明认为,社会应该重视网络导致的青少年行为的随意性。他还提醒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在矛盾中尽可能选择回避,与同学们和谐相处,同时要学会求助。“家庭、学校、社会也要让学生知道他们自己是受保护的,要告诉学生们碰到问题怎么去求助,用什么方法求助,同时要鼓励他们勇敢求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王刚代表:通过法律手段惩治校园暴力
· 湖北发文:校园暴力学生屡教不改者转专门学校
· 山东严惩校园暴力犯罪
· 终结校园暴力还需哪些招儿?
· 人民日报:防治校园暴力,这回出招挺细
· 预防校园暴力需要课堂以外的努力
· 校园暴力事件被指趋向"规模化" 施暴者多为初中生
· 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
· 北京高院发布校园暴力犯罪案件
· 校园暴力频发 教育部副部长:要加强学校管理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