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学前教育 > 学前新闻
幼教专家称家长应提早应对入园焦虑
2011-08-30    京华时报

字体大小:

  新学年来临,又有一批年满3岁的宝宝将开始人生的新阶段——幼儿园生活。第一次离开家人的怀抱,开始集体生活,很多宝宝都会表现出哭闹等情绪,这种因为害怕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将是所有即将入园的孩子们面临的第一大考验。

  幼教专家表示,在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的过程中,家长应掌握好正确引导方法,提前做好入园准备,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缓解焦虑从家长做起

  几乎每个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都有过与家长分离时大哭的经历。

  朝阳区劲松一幼园长于渊莘介绍,3岁左右的幼儿刚刚度过恋母期,但对妈妈的依赖感仍很强烈。初到幼儿园,面对全新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然而,他们迟早要面对这一切,帮助孩子尽快度过入园焦虑期,首先就要解决家长的入园焦虑。

  于渊莘园长建议,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去交新朋友,适应新环境。家长要用愉快的心情看待孩子入园,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哭闹,在送孩子入园时表现得难分难舍,这样反而会助长孩子哭闹的情绪。

  送孩子入园,最好不要找孩子平时特别依赖的人去送,以便孩子到幼儿园后能更快转移视线。同时,家长还应加强与幼儿园老师沟通,相信幼儿园能照顾好孩子,遇到问题及时沟通。

  应对分离循序渐进

  为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入园焦虑期,很多幼儿园都采取了一些过渡措施,如亲子班、亲子活动课等,让孩子们和老师互相熟悉,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于渊莘园长介绍,以劲松一幼为例,幼儿园早在正式开园前两周就开始适应课程。第一周,家长带着孩子入园,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一小时亲子活动。第二周,孩子们则是和老师单独活动一小时。通过前两周的磨合,让孩子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正式开学后,孩子们的教学也是由半日课到全日课逐步过渡。入园第四周后,大部分孩子们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哭闹的情况明显减少。

  于渊莘园长介绍,为了取得孩子们的信任,老师前期应充分了解班里孩子的情况,与他们建立亲近感,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和他们说心里话,多亲亲、抱抱他们,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提前做好入园准备

  在入园前,家长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功课做得越足,孩子适应得越快。

  学而思摩比思维馆教学部主任周建新老师建议,入园准备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有意识地提高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如:教孩子吃饭、穿衣、穿鞋等技能,经常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创造并扩大孩子的交友范围。多带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鼓励孩子参与游戏,使其在游戏中学会如何相处、如何谦让、如何合作等,帮助孩子在园中建立良好的社会性交往。

  三、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所期待。可以利用故事书、绘本里的故事,让孩子提前感受幼儿园生活,告诉他们在幼儿园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各种新奇的玩法,让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所期待和向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孩子要入学 家长也要上好“开学第一课”
· 天津今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3所 已竣工22所
· 入园难择校热城乡差距大 教育如何能公平有质量
· “二孩”来了 入园难题如何破解(二)
· 每年新增300万儿童 “入园难、入园贵”能解决吗?
· “入公热”只会推高“入园难”
· 公办幼儿园踏破门槛 家长叹"入园难"
· 河南今年新改扩建2600所幼儿园
· 北京:2013年增2.4万名额缓解“入园难”
· 北京2013年幼儿园将增2.5万个学位缓解入园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