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综合研究
中西对比下的中国大学
2011-08-25    科学时报

字体大小:

  吴刚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编著《中国教育大系·课程论卷》、《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一流教育”目标》等。

  “建国以来,中国大学先学苏联模式,系科分割非常细致,后来又借鉴美国模式,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刚直言,“中国大学经常纠缠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而且每个大学都希望成为‘中国大学’,追求大而全,却忽视突显自身特色。”

  按教育规律办学

  在吴刚看来,中国大学目前最大的两个问题,出现在20世纪末的大学改革之中——一是大学的兼并,二是大学的圈地运动。

  “这两件事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弊端远比带来的利益要多。”

  吴刚认为,大学的兼并本身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没有考虑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优势与缺陷。“很多非常好的大学,本来已经有很好的品牌,专业性很强,兼并后就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学院。”

  对此,吴刚觉得很可惜:“兼并使得原本具有活力且具有声望的大学,一下子被消灭掉了,看起来兼并后的大学体量增加了,但并没有带来新的活力,也没有带来富有生命力的创新。”

  所谓的大学圈地运动,即大学新校区建设。“其结果,就是使大学丧失已有的文化优势。”吴刚表示,“老校址凝聚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积淀,积淀的点点滴滴给人以回忆、给人以向往、给人以遐思,但到了新校址后,所有这些都消失了。”

  而且,新校区往往都设计成工厂式建筑,这让吴刚尤其反感,“这是很可怕的现象,大学文化沦为了企业文化”。他说,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靠产品,产品稍纵即逝;大学靠文化,而文化需要积淀,需要传承。文化一旦破坏,很难重建。

  吴刚认为,大学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可那些渐渐远离城市的新大学,对城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微小。远离社会生活的大学生,就像被圈养的一批人,无法直接接触社会现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深化高校综合改革 服务支撑国家战略
· 新时代的国家语言战略需求与高校改革使命
· 科技日报刊文评高校改革破“五唯”:要有勇气和定力
· 中国教育报刊文:高校改革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 浙江出台意见:"一校一策"保障高校改革自主权
· 教育部:努力破解高校改革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
· 专家:高校改革要优化教师能力、学术组织结构
· 董奇:创新体制机制是高校改革的关键
· 高校改革:期盼更人性化公平化的“自主招生”
· 教育部将全面检查直属高校改革试点项目进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