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领导活动
教育部学位中心负责人解读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2013-01-30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强化质量 淡化规模

——教育部学位中心负责人解读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4235个学科自愿申请参评 □评估指标体系强调质量

  □首采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 □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模式

  □特色一级学科设特色指标 □四项措施保障数据可靠

  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发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本轮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含军事学门类)。评估如何规范科学地进行?如何确保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全面、有效?如何保证评估数据的真实、完整?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读。

  学科全面覆盖,抓住学校发展关键点

  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自愿申请参评,全国高校中,国家重点学科的参评率为93%,博士一级授权学科的参评率为80%。

  问:本次评估的主体和对象是什么?开展评估的目的何在?

  答:本次评估由教育部学位中心自主开展,中心不具有行政决策和行政管理职责,是按照《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聚类排位。评估对象以高校为主,兼顾科研机构。此项工作于2002年首次在全国开展,至今已完成三轮评估。

  学位中心开展学科评估的目的,一是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的精神,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大局;二是服务高校,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现状、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三是服务社会,提供客观的学科水平信息,为学生选报学校、学科和社会人才流动提供参考。

推荐内容>>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推荐内容>>2012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前五位学科985高校占73%
推荐内容>>教育部公布学科评估结果 北大清华人大居前三 
推荐内容>>2012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391所高校不同学科各有榜单
推荐内容>>新一轮学科“体检报告”出台 SCI不再一家独大 
推荐内容>>中国高校学科排名:湖北十个学科全国第一

  问:本次评估的参与度与覆盖面如何?

  答:本次评估得到有关高校及科研机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自愿申请参评,学科参评率比第二次增长79%。全国高校中,国家重点学科的参评率为93%,博士一级授权学科的参评率为80%。本次评估除两所“211工程”高校外,其他“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高校都申请参加了评估。

  许多省市也十分关注本次学科评估,表示会充分利用评估结果,促进本省市的学科建设。这反映出学校和地方近些年来对学科建设和提高质量的重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相对其他评估,学科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校学科“体检报告”出台 SCI不再一家独大
· 39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学科评估”
· 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 新一轮学科“体检报告”出台 SCI不再一家独大
· 教育部公布学科评估结果 北大清华人大居前三
· 2012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391所高校不同学科各有榜单
· 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电气工程
· 2017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发布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出炉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