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高校综合改革
清华大学教学改革:一场充满挑战的教育远行
2015-03-26  中国教育网络  

字体大小:

  2014年10月,《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所百年名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启动重大改革--压缩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大力提高通识课质量,并专门打造高水平通识课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这一问题是清华大学在此次教学改革中的焦点,贯穿了教改《意见》的始终。

  不难想象清华大学推出此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从酝酿到发布,清华的教学改革历时2年。清华校内的一份报纸说:早在2012年11月,十八大后清华大学就开始酝酿全面深化的教学改革,直到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清华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形成了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主要思路。

  对于这次教改,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郑力解读说:整个教改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从原来的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老师不仅要注重教什么,更要注重让学生学什么,学深比学多更重要。”他也提到:“改革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改课程,而观念的改动则需要很长的时间。”

  清华教改的序幕刚刚开启,百年清华将怎么实践这次教学改革中确立的培养理想人才的目标?这注定是一次充满挑战而又值得探索的旅程。

  改革背景和挑战

  改革的背后是各种大环境的变化。对于清华学生来说,无疑是全国高校学生中质量最好的那一批,但他们可以从大学四年中学到什么?除了课程、知识之外,他们的价值观如何确立?视野如何开拓?这都是此次教学改革试图回答的问题。

  陈吉宁校长在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上做了针对教改的重要发言,他在大会上数次提及“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他觉得,与国外大学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相比,国内大学生普遍缺乏一种全球化的视野,而这种视野对一个学生、一所大学、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清华大学教学改革的背景,陈吉宁总结了几点。第一,全球化深入发展。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加快流动,各种联系日益紧密。未来的人才要具有全球视野。第二,人类社会深刻转型,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导致人才的培养方式不同。第三,现在正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阶段,未来的人才应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和能力、知识结构才能与之匹配?第四,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其中一些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未来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催生全球高等教育的新格局。

  各种变化对清华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一是如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陈吉宁提出,目前“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关心的往往是眼前的、当下的问题,而对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对颠覆性的学术研究和技术突破不愿意或不敢投入。”二是如何在社会深刻转型的形势下把握人才培养规律?“清华要培养的不是有一技之长的匠人,而是具有领导力的未来社会引领者、开创者、建设者。避免人生目标的功利化、庸俗化,是学校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三是如何在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方面有所突破? 陈吉宁提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要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而不是替学生设计好路径。如何改变现行培养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大量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严峻挑战。”四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是这次改革中的重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川大探究式小班化:用一个支点撬动本科教育改革
· 南开量身定制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 教育空间“变形”改变了什么? 名校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考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时代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
·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用互联网精神推动教学改革
· 江苏徐州:让教学改革搭上信息技术“快车”
· 浙江大学:基于一流学科建设实行教育教学改革
· 课堂教学改革:搭上信息化的高速列车
· 全国信息化教学经验现场交流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 江苏:全面启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五年计划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