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仅4人选择“毕业设计” 川大“论改”能走多远
2010-05-18    四川日报

字体大小:

  5月初,大学生毕业在即,进入论文答辩高峰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首度尝试用“毕业设计”部分取代毕业论文,然而,令不少人深感意外的是,最终选择搭乘改革班车的却只有4人——

  2009年10月,一则消息,在四川大学校内外引来高度关注并引发争议。消息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

  时间过去半年多,这项改革措施进展怎样?日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教授透露,整个2006级新闻系共170人,最终选择新模式毕业的学生只有4人。由此看来,作为全国首个以发正式文件形式推行的文科类毕业论文改革,试点难度不小。

  学生是否欢迎?

  选择毕业设计的4人之一、从大二暑假开始进入媒体实习的唐同学则很高兴能以提交新闻稿件的方式毕业。“我不是一个适合做研究的学生,所以很庆幸能够搭上‘论改’这班车。”唐同学表示,只要提交满足规定条件的新闻作品就能毕业,既解决了写论文与工作之间的时间分配问题,还带来了工作动力。

  接受采访的06级新闻系学生均表示对“论改”欢迎,其他如哲学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接受采访时也希望自己的专业能够借鉴“论改”。06级新闻班学生程广蔚表示,虽然自己没有选择新模式,但从新闻专业的特点来说就很应该改。

  省内一家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在招聘过程中,“提交优秀新闻作品毕业的学生我们会优先考虑。”

  为何“捧场”者少?

  虽然学生、学院以及用人单位都肯定了这次改革的积极意义,然而只有4人选择新模式,原因何在?

  学生冯川用一句话表达了大家的想法:“这场改革没有给我们准备的时间。”

  “论改”办法显示,学生提交的新闻稿件字数必须累计达2万字以上,如果是电视新闻作品则须累计达80条以上。“光是这一条就把我给排除了。”一位同学说。

  同时,“办法”对于稿件质量的规定比较模糊,也是学生不敢贸然选择新模式的原因。“办法”要求提交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头条和社会反响大的稿件等。学生小曹对此产生疑问:“一定数量”到底是多少条?怎样衡量社会反响?

  “论改”能走多远?

  至于为什么会感觉到改革很突然、准备时间不足,一些学生分析,问题根源在于缺乏实践经验。

  程广蔚说:“没有一个基础性的教育改革作为支撑,想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在收尾的时候扭转一下,是很困难的。”大家也有同感,就是能够进入媒体实习的机会太少。

  “一定要重视课堂实践”,是小谢同学对学弟学妹的建议。小谢说,有些老师会让学生做一些“课后作业”,这些作业其实很锻炼人。

  媒体方面给出的建议则是,让学生从大一开始了解最新新闻动态,并重点关注一两个专业领域的发展动向。张小元教授认为,可以通过“交追踪报告总结”的方式来督促学生。

  对于学生抱怨实习机会太少的问题,某媒体人力资源部人士介绍,2009年暑期该集团曾在省内两所重点高校开展“实习生基地”计划,但很多人并不珍惜,甚至出现不跟报社打招呼就直接走人的情况。他表示,本来集团准备将此作为持续性的计划,但现在可能不得不放弃。

  网友意见纷纭

  网友“又见森林”:文科的毕业论文本来就没必要,早就该废了。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说,还是更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网友“人仁”:我反对取消毕业论文,但我同时也认为,在决定一个学生能否顺利毕业时,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网友“flyaway”:不写论文,换成在媒体上发稿,要造假的还是一样造假,而且可能更容易。改革的关键还是应该放在高校的培养机制的改革上,让学生做有用的事,自然会有兴趣。

  网友“独立生活”:对什么是成功的本科教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多元价值追求面前,评价机制本身就必须是多元的。

  “这场改革在前期是成功的”

  ——访张小元教授

  记者:你如何看待只有4人选择提交毕业设计这个结果?

  张小元:选择其实在意料当中,甚至我们还希望选择新模式的人不要太多。毕竟这是第一次以检验实践结果的形式考察学生,为了保证质量,人数“宜少不宜多”。但只要有一个人选,我们都认为这场改革前期是成功的。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学生来不及准备的现象和实施办法比较模糊的问题?

  张小元:“办法”的草稿是去年12月拟定的,讨论完善用了半年,学生收到定稿已经是今年4月20日,这时候所有的实习基本上都结束了,所以这届毕业生会觉得没有时间准备,但是07级及其以后的学生应该有非常充足的准备时间。现在是改革的初期,对于应该建立何种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毕业作品,也只有一个大方向,具体的东西要在遇到问题时慢慢补充细化,细则的成型大概需要3年时间。

  记者:改革的范围仅仅是毕业论文吗?

  张小元:不仅仅是毕业论文在改革,川大新闻教育的整个体制都在改革。课程改革与论文改革在配合进行,学校已将08、09级的课程前置,争取腾出大四这一年让学生实习和找工作。此外,学校还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并认真考虑这些建议的可行性,比如“将采访和写作合并为一门‘采写’课”、“将学习期间在媒体实习发表的作品作为期末成绩的参考标准”等。

  记者 冉倩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大学教育不是“逗你玩”
· 中南大学启用论文"测谎仪" 要过论文答辩先测谎
· 毕业论文乱象丛生 专家剑指目前教育评价体系
· 记者调查:大学生毕业论文惊人浪费知多少
· 首发三星级以上论文占总评审论文比例排序0901
· 大学生网购“毕业设计”,“毕设”该废还是存?
· 毕业设计被挂到网上叫卖 贩卖者称跟学校有联系
· 四川大学创新人才培养 改革论文 选偏怪才
·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方案出台 实现多样化
· 川大新闻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新方案延期公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