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高校女生潮来势汹汹 女博士摆脱“异类”名号
2007-10-31  中国青年报  陈昕 潘聪平 蒋昕捷

字体大小:

除在语言类、师范类院校占绝对优势外,女生在综合型大学、理工科大学的比例正逐年提高

  照片:2007年9月2日,江苏扬州某大学新生入学军训,众多女生正在操场上叠被。(资料配图)范友林摄

一名大学男生的反思:是什么让男生变得不如女生

  这个学期开学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专业05级学生赵晶隐约感觉到,清华园里的女生变多了。她过去听说,10年前,有人把清华仅有的两栋女生宿舍楼戏称为“熊猫馆”,而现在女生已经不再稀缺。赵晶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校门外的女生饰品店越开越多。

  中国教育统计网的资料显示,1997年,女生在普通高校在校生中的比例为37.32%,2005年,这一比例达到了47.08%,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校女生潮”可谓是来势汹汹。事实上,女多男少的现象正从语言类、师范类院校逐渐向综合型大学蔓延,包括一些理工科院校,女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

  部分综合型大学女生比例出现反超

  谢端慰从复旦大学毕业已经6年,去年回了趟学校,“着实很惊异”,校园里到处是“姹紫嫣红”。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多是女生。

  谢端慰回忆,他学的是历史专业,虽然是文科专业,但当时男女比例并没有现在这么夸张,全校男女生人数大体相等,男生略多一些。那时候,女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女生,常常被“众星捧月”,班里的男生都会主动帮女生去买东西;上热门课时,教室里第一排位置都让给女生;节假日,男生都会组织好各类活动,3月7日女生节,总是惊喜不断;毕业时节,理工科班级的男生会集体站在女生楼下为班里仅有的几个女生唱歌……

  “但是按现在这个情形,估计是男生想帮忙也帮不过来了。”谢端慰说。

  据了解,2006年,在复旦大学录取的3871名新生中,男生1847名,占47.7%;女生2024名,占52.3%,这是该校历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过男生。

  从今年的情况看,国内一些综合型大学女生比例也在逐年增高。根据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提供的数据,今年该校本科新生中,女生1525人,占总数的49.2%,这一比例比2006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武汉大学录取的女生比例,也从2005年的34.4%增加到了今年的40%;中国人民大学今年2707名新生中,女生约占55%。

  理工科专业女生不再是凤毛麟角

  男女生比例在一些偏重理工科的院校向来是敏感话题,甚至招生咨询时也会被学生、家长问及。2006年8月,在新生录取工作结束不久,清华大学校内BBS上出现了一个号称“独家首发”的帖子,上面详细开列了1991年至2006年清华新生中的男女生比例。比如1991年,2032名新生中,男生1643人,女生389人,男女生比例为422.37∶100,到1998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和合并前,这一比例为370.71∶100。此后女生比例大幅度上升,到2006年,清华3313名新生中,男女比例为 194.23∶100。

  对此,清华大学学生部负责人表示,此数据统计或许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其准确性无法核实。据学校掌握的情况,目前清华男女生比例大致为2∶1。不过,近年来,确实发现在一些原先男生占绝对优势的院系,比如建筑系,出现了不少女生的身影。

  在赵晶所在的清华大学水利工程专业,2003年以前女生还是凤毛麟角。到赵晶这一届,班上80多个学生,女生就有28人。赵晶说,在这些原本男生占主导地位的理工科专业中,女生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处于劣势。“我们专业03级学习排名靠前的大多数是女生,最后获得‘保研’资格的,也是女生占多数。”

  女生学业优势已成全球话题

  “本科生是黄蓉,女硕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是几年前高校里广泛流传的一句话,更有人将女博士从女性群体中“孤立”出来成为“世界上第三类人”。现在,也许是该为女博士正名的时候了——随着我国高学历中女性人数的逐渐增加,这些“李莫愁”、“灭绝师太”们正在摆脱“异类”的名号。据中国教育统计网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7.08%,其中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6.02%和32.57%。

  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张晓龙博士认为,高校女生比例提高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可以看成是社会进步、教育公平的表现,说明女性享有充分的受教育的权利。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深造不再是男孩的专利。此外现行的教育观念和选拔模式相对更适合女孩子的性格心理特点。

  据张晓龙介绍,女生的学业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欧美一些国家甚至为此提出“拯救男孩计划”。以美国为例,也许美国依然是“男性主导”的社会,但在学校,男生已处于从属地位,比如在高等教育领域,现在在美国,全国大约58%的大学在校生是女性。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到2003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波士顿大学和纽约大学,男女生比例已经是40∶60。为了维持男女比例平衡,很多常春藤联合会的知名大学和其他精英学校暗中采取了男生优先的措施。

  张晓龙认为,不论是在精英教育阶段,还是大众教育阶段,我国高校中男女的比例还没有和西方一些国家一样,出现大比例失调现象,但不妨未雨绸缪。“如何依据性别施教,或许将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一名大学男生的反思:什么让男生变得不如女生
· 16位女博士把盐碱地变成“科研天堂”
· 女博士受聘4年未给编制辞职又被扣档案,单位:重视人才
· 真有那么多段子吗 女博士:我们真不是“第三类人”
· 女博士求职遭遇“生伢”难题
· 光明日报:女博士且慢“告别”基层
· 22岁女生被人大录取成“史上最年轻女博士”
· 清华女博士写论文“卧底”酒楼一年
· 性别歧视真的是女博士求职难的主要原因吗?
· “作弊入刑” 女博士为何还敢顶风作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