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韩春雨:科学研究要“只顾攀登莫问高”
2016-06-02 新华社

资料图:韩春雨在向媒体记者介绍技术细节。 郭伟 摄(转自河北日报)

  一个月来,中国生物学界很不平静。搅动一池春水的,是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

  灰T恤、绿马甲、运动裤、电子表……记者在学校实验室见到韩春雨时,这位42岁的“网红”科学家看上去就像个刚运动完的大学生。

  而让他成为“网红”的,是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2016年5月2日发表的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被称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在生物学界引起轰动,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让十年来默默无闻的韩春雨,一夜成名。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基因编辑工具,就是能够进入活细胞里的‘手术剪’,可以精确剪开基因某个部位。”在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分子药物研究室里,韩春雨背靠着实验台向记者介绍他的研究成果——NgAgo-gDNA,一项通过DNA作为介导寻找替换目标的基因编辑技术。

  学界公认先进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_Cas9已经相对成熟,一些敏锐的科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Ago这个庞大的蛋白质家族,期望找到新的基因编辑工具。2014年2月,两篇论文分别明确提出了两种Ago蛋白质在基因编辑方面的可能。

  “实际上我对Ago家族的关注非常早。这两篇文章帮我理清了研究Ago的头绪。就像是打台球,他们一杆没打进,却把有利位置留给我,我一杆全收了。”韩春雨描述这段经历就像“谍战”大片,他通过论文分析出了对方实验室的研究进展,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与此前的基因编辑技术相比,这项技术“更精确、效率更高”。有业内专家评论说,这是我国首个“中国创造”的尖端生物技术,打破了国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研究水平可比肩国际一流大学同领域。这项技术未来可能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韩春雨“红”了。一时间,网上很多人说“一个副教授在一所不知名大学,用不多的钱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科学成果”。韩春雨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学校提供的科研条件已经足够,文化氛围也是他需要的。“现在信息已经扁平化了。你虽然坐在河北科技大学,但你把自己培训成MIT(麻省理工学院)的人,那你就是MIT的。”他笑着说。

  “不热爱做实验的科学家都是伪科学家”

  “其实我是一边失败一边想着要原创。”韩春雨介绍,他早先的研究也在“跟风”,但两次都与其他科学家“不谋而合”,人家提前发表了论文,让他“白干了半年”。

  “一个科学家的自我修养,就是要有自我培养的意识。”韩春雨认识到他们的科研条件所限,研究速度难以赶超别人,就下定决心要走原创的道路。在阅读大量文献、进行深入思考之后,他判断符合低温环境工作等条件的基因编辑工具一定存在,需要做的只是“找到它”。

  他带着学生泡在实验室里,盯着做实验。“一个好的科学家一定要亲自做实验。不热爱做实验的科学家一定是伪科学家。”他说。

  当年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韩春雨也没有马上找工作,而是留在实验室继续做了两年研究,成果发表在2005年的《核酸研究》上。这也是他科研生涯标志性的成果之一。

  2014年5月,韩春雨团队只花了大概两个月就做出来独创性成果,并且发现了不止一个基因编辑工具,验证了他之前的设想。发现、假设、验证,在韩春雨看来,这正是科学研究的乐趣所在。

  论文投给《科学》杂志被拒后,他们转而投给《自然》。当编辑部要求进一步修改时,团队已经花光了前期的40万元经费,只能赊欠了三四十万元实验材料款。

  韩春雨考虑到如果论文再次被拒,将会降级首发,也能争取到经费支持。他说:“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我胆小,不太会冒险,我认为这些都是我能控制的。”

  “科学家最需要追求的是科学意义本身”

  玩紫砂壶、弹古琴、读古典文学、喜欢长跑、言语幽默……这位年轻的科学家颠覆了记者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韩春雨说话时,身旁是一个小圆凳,表面的皮革已经破损,大块儿大块儿的海绵露在外面。几个装溶液的饮料瓶和试验器皿一起摆在实验台上。他的紫砂壶和四五个茶杯随意地放在一张斑驳的课桌上。

  一直以来,韩春雨对金钱、待遇要求不高,他主动放弃了学校给的大房子,选择住在离实验室骑自行车不到五分钟的小房子里。偶尔做实验到半夜,学校大门关了,他就直接翻墙回家。

  有人说这项技术带来的商业前景非常了得。他却表示:“科学家最需要追求的是科学意义本身,而不是去商业化。”商业化的研究自然有人去做,他要坚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经意成为“网红”后,韩春雨越来越忙,各种讲座、学术会议也向他发出邀约……他忙到没有时间在实验室坐下喝杯茶,连最喜欢的《论语》也只能等有空时才翻阅一下。

  只顾攀登莫问高。

  韩春雨虽然红了,但他心里最惦记的还是实验进展,担心被人抢了先。采访进行到下午四点多,他就开始频频看表,他的同事也在旁边催促:“采访差不多了吧,他还要做实验呢。”

  眼下韩春雨团队的这项技术还处于“手动挡”阶段,他的实验室正在研究如何优化,早日让其迈入“自动挡”。“我们做的另外两个题目也很棒,科学意义很大,一个已经做完了。我会继续努力。”韩春雨说。(原标题:“网红”科学家韩春雨:科学研究要“只顾攀登莫问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