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华中科技大学两教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1-01-06 中国教育网

  接湖北省科协通知,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吴颖教授、公卫学院邬堂春教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吴颖教授,长期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量子力学》、《量子光学》、《高等量子力学》和《原子子力学》的课堂教学。教学认真负责,得到学生、听课教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华为本科教学奖、华为研究生教学奖和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他在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针对微纳光子学的瓶颈性关键问题,为新一代微光电子器件的优化设计和广泛应用提供新方法和新理论,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1、系统建立单原子有效拉曼理论;2、提出微腔修正原子辐射理论,预言的新现象得到实验证实;3、建立微腔QED、离子阱和核磁共振的统一理论;4、提出波色子系统的量子化处理新方法;5、揭示超慢光的新特征和新现象。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属国际学科Top 10内论文48篇.SCI引用2700余次,SCI他引2100余次,4篇SCI他引过100次, 被32个国家的研究小组正面引用, 5篇国外学者综述论文引用。H指数31,即有31篇论文每篇被SCI引用至少31次。国际同行给予吴颖教授较高评价:如Rev Mod Phys(IF-38)综述论文描述了其新思路;意大利学者Phys Rep(IF-20)综述论文用1.5页篇幅详细介绍其新方法;国际上微器件设计和新实验验证的多篇论文采用了其新理论;代数方法被美国光学会理事长,OE原主编Eberly研究小组的多篇论文采用,已成为旋量波色-爱因斯坦凝聚领域常用方法;英国Swain(J Mod Opt编委)小组在其PRA论文中评价“(吴)论文和他人论文建立了囚禁离子和微腔QED的完全联系并对这两个领域有重要意义”。波兰学者把吴颖等人微腔动力学卡西米尔效应的公式称为“吴解”。2008年获SCI索引出版单位颁发的中国卓越研究奖(遴选6年内发表论文中每个小学科中国大陆SCI引用第一的论文)。以第一完成人获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05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邬堂春教授,以职业和环境有害因素→环境应答蛋白(HSP70、60、27)、相对应的抗体和遗传变异→早期健康损害→重要环境相关疾病发生的作用和机制为研究主线,在重要环境应答蛋白水平、基因调节的作用机制、HSPs和重要DNA修复基因的遗传变异、应答蛋白抗原、抗体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在多种环境应激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系统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新而重要成果。发表了50多篇论文,其中SCI收录杂志论文30多篇(其中IF大于5的6篇、IF大于10的1篇)。作为通信作者在环境科学和公共卫生域顶级杂志Environ Health Perspect、权威杂志如:Occup Environ Med、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和一系列著名医学杂志Am J Med、Clin Chem、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Hum Mutat、Circulation上发表,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如:许多重要结果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SCI IF =50.0)疾病发生机制综述中多次强调了该结果的重要性和新颖性和在国际大型参考书中引用(Heat Shock Protein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2006)。多位世界著名专家为他的论文撰写特邀评论,如美国Welch教授和荷兰Kampinga教授,Cell Stress & Chaperones杂志主编Hightower教授邀请他撰写综述。成功主办3次国际会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次,其中国际大会特邀报告11次,担任国际分会与大会主席8次。2005年聘为Cell Stress & Chaperones杂志编委和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承担了“973”计划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总经费近500万。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5人,两学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