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科技日报:工程师的摇篮该怎样培养工程师
2009-05-18 科技日报 张晔;通讯员 陶然

  服务企业还需从源头做起日前,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组织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生产一线去,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这确实是应对金融危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全国总动员。但是,如果不改变现行工科专业的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那么大学生毕业后仍旧眼高手低,不愿意下工厂,不愿意去基层,不愿意到第一线,或者到了工厂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从何谈起?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企业家,但从我国企业目前现状看,急需大量的工程师、技术蓝领。他们才是企业体内循环的创新细胞。而未来的工程师和技术蓝领在哪里?理应是在大学校园里,但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连工程院院士和行业权威专家也不再自信。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和追求目标恰恰与企业的需要不相适应。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国际一流大学,也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科学家。金融危机戳破了虚拟经济的泡泡,也拉响了实体经济的警报,这个时候,需要调整的不光是产业结构,还有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所以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科专业,还是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为未来的中国企业培养一流的工程师和技术蓝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科学生,车钳铆电焊样样都得学,虽然不一定能做出好产品,但至少了解工厂的生产环节;现在的工科学生却大多连一张像样的设计图纸都画不好,而是以发表多少论文论英雄。

  过去倡导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生以当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为荣;现在年轻人普遍的心态则是梦想一夜暴富,好学生填报志愿时首选的大多是金融管理类专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曹湘洪把这些现象归纳为一个字:虚!学生虚化、教育虚化、研究虚化、社会虚化……金融危机为虚拟经济敲响了警钟,也让多位院士专家为工科院校当前的教育模式担忧。

  5月9日,在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2009年全国化工过程机械博士生创新研讨会暨江苏省化工过程机械博士生学术论坛上,来自全国化工界的多位院士专家,从博士生的创新论文引申开来,反思工科院校应该怎样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学校的“产品”怎样适销对路

  “表面上看,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普遍下滑,导致人才需求不旺盛;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培养的人难以很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曹湘洪认为,学校和企业一样,本质上都是生产产品,学校产出是特殊的、知识型“产品”,这个“产品”也必须适应市场的要求,才能适销对路。

  什么是市场需求?怎样才能适销对路?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涂善东认为,核心就是要面向需求、播种未来。所谓面向需求,就是要产学研结合,让学生走进一线,了解企业需求,把论文写在车间里;播种未来,则是要做前瞻性研究,5年、10年甚至更长远。此外,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创新群体,博士生要富有批判精神,有批判才会有创新,而不是仅仅为了在读期间发表几篇论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高金吉以此次论坛所涉及的化工过程机械专业为例说,这个学科的特点就是交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创建时就是交叉学科,学生既学化学工程,又学机械工程,还要学仪表控制等等,非常适合实际工程需求。50年来,这个专业虽然不像生物技术、金融管理那样声名显赫,但是却一直保持很高的就业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