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张雄代表:大学重点实验室应向社会开放
2009-03-13 新华网 李志晖

  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大学重点实验室一年中却有半数时间在“休眠”。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张雄建议,应最大程度地利用实验室珍贵的科研资源,向社会研发机构开放,成为社会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

  张雄说,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14个,基本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其中一半以上依托于高校。此类重点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科研硬件设施。粗略统计,依托于大学的各类重点实验室的资产至少在400亿元。

  国家主管部门在设立大学重点实验室时就要求,仪器设备使用率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和共享程度高。然而,大学正常教学时间一般为每年36周,据此推算,大学重点实验室正常开放工作时间每年至多只有180天,还未扣除法定假日天数。这意味着价值昂贵的仪器每年半数以上时间是躺在实验室“睡大觉”。

  “这显然难以满足校内外科研和检测服务需求。”张雄说,“我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编的研究人员,使用仪器时间也得按规定的开放时间,即每周一至周五的8点至下午5点,经常与教学时间冲突。调查发现,许多师生对此时间限制颇有怨言。”

  “除了大学科研人员,社会和企业的研发部门也希望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进行科技创新,但寒暑假半休眠的开放状态,使他们难以享受这一珍稀的科研资源。”张雄说。

  张雄建议,在实验室评估体系中,把实验室开放工作日、设备使用率和共享程度、为社会服务工作量、对重大工程的贡献率等指标纳入考核,从而引导实验室为社会服务。

  “有关部门可以督促大学重点实验室改革作息制度,取消其寒暑假制度,转而根据科研人员和社会企事业的服务需求进行开放。”

  他还建议,多数大学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员一人需管理多台仪器,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仪器不能全面开放,因此应允许实验室根据对外服务实际情况和工作量,适时调整编制和招聘人员,避免仪器设备因编制而闲置浪费。

  “最大程度地把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成为社会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对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张雄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