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科学时报:创新实践需要多少学分考量
2007-11-20 SRC-103 陈彬

  创新学分的设置本意是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可实际的情况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是背离了教育本质?

  创新实践需要多少学分考量

  在北京工业大学今年的本科生入学教育活动中,07级新生听到了一个他们的师兄师姐从来没有听过的词,后来这个词又在他们的新生手册中得到了更加详尽的解释,这便是“创新学分”。

  记者了解,创新学分制度是针对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所采取的一项激励政策,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有设置,规定不尽相同,有的高校的创新学分可以部分冲抵选修课学分,有些则将创新学分与本科生毕业挂钩,规定学生本科阶段不修够创新学分不准许毕业。

  这是一种对学生的承认

  “国内高校创新学分的推广大都是在2001年、2002年左右,在这段时间,教育部向全国推行了一项关于创业教育的活动,配合这项活动,教育部召开了几次研讨会,同时由于创新与创业很多是交叉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各所学校讨论交流过程中,结合一些国外的做法,想到了创新学分的制度。”谈到创新学分制度的形成,武汉大学教务部办公室主任吴艳这样对记者介绍。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创新学分已经成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很重要的内容,并引起高校的普遍重视。目前的创新学分大致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把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得专利等取得的成绩设置为科技创新学分,另一类是一种广义上的创新学分,包括学生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都算在其中,如参加学术报告、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都纳入创新学分管理的体系。

  校方设置创新学分的初衷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实施效果上看,在这项制度设置后,武汉大学每年都有很多学生申报创新学分。但在吴艳看来,创新学分制度更多的是对学生努力的承认。

  吴艳介绍说,目前校园中有很多创新科研活动,在创新学分的激励下,可以在这方面形成一种创新氛围,学生踊跃参加这些活动,也能够出一些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种训练,创新学分就是激励学生参与一些活动的激励措施,学生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数据显示,在武汉大学明年即将毕业的7000多名学生中,目前已经有超过3000名学生申报了创新学分,占到了将近一半的比率。

  严青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名大四本科生,在大三的一次科技实践活动时,通过对一件实验仪器的改造,申请到了专利,同时也得到了申请武汉大学创新学分的机会。严青也同意吴艳的看法,“因为毕竟有项目的同学付出的努力要比没有项目的同学多,所以创新学分使你感觉你的付出受到了别人的承认,做这个事情是有意义的,至少表示学校是重视我们的努力的,学分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承认”。

  创新活动并非为了“挣”学分

  不过,严青告诉记者她也并没有刻意去获取创新学分。在这之前她就曾经搞过一次发明,那时并没有听说过创新学分的制度,即便现在知道了,也比较淡然。“没有这个学分也都够了,所以谈不上非要拿这个学分。”

  山东科技大学理学院教师郭钦贤多次担任学校本科生创新大赛的辅导老师,在谈到创新学分问题时,郭钦贤明确表示,至少在他所辅导的学生中,仅仅为了挣学分而搞创新的学生几乎没有。

  “我辅导过的学生一般都没有这种想法,应该说,学分制是学校对同学们奖励和回报的政策。如果取消这种学分奖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应该不会受到影响,从我的亲身感受而言,我们的学生就是在锻炼自己的能力,创新的10个学分等于两门专业课,但学生不可能只拿创新的学分而不上这两门专业课。因为对他们而言专业课更重要。”郭钦贤说。

  作为一名创新活动的辅导老师,郭钦贤的话道出了在他所看到的学生对于创新学分的“不重视”,然而在另一些学生眼中,这些学分的分量却似乎并不算轻。

  前段时间,在西部某高校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帖子,帖子的内容很简单:由于临近毕业,创新学分不够,求购创新学分讲座的小票,价格面议。跟进的帖子里面不乏有“有意出售者”。

  依然是这个论坛,一位同学描述了学校召开学术讲座的场景,临近毕业的学生为了获得有限的,可以“挣”到创新学分的参加讲座的机会发生了争执,当时场面的混乱和收听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创新对于在大学期间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定要去发明创造些什么,大学期间我们主要培养的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兴趣。在这方面,靠单纯的学分解决实际问题是不现实的。”针对以上不同的现象,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别敦荣这样说道。

  别敦荣说,一方面,一些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强的学生并不看重创新学分,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这就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更多地想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教学中学会创新。另一方面,学校本意是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但却使一些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差的同学增加了负担,迫使他去搞一些弄虚作假的事情,这根本谈不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种不尊重教育规律的现象的确值得人们注意。

  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还需要探索

  在北京工业大学新近颁布的创新学分的实施办法上规定:参加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收听学术报告并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参观笔记和报告笔记的,可给予0.1个学分。4年中,理科学生须修够4学分,文科须修够2学分,否则不准毕业。

  武汉大学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办法中规定,学生取得创新学分,可以冲抵选修课程的学分,但不超过10学分。

  据了解,虽然国内很多高校都有创新学分的相关制度,但具体内容却并不相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

  针对这一现象,山东科技大学团委书记诸葛福民表示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认定创新学分的办法。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某种办法,确保学生确实参加了创新活动,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肯定有好处。但如果这种认定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情况,那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非但没有利,反而是有害的。而这种情况在目前高校中也的确存在,杜绝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创新学分的设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我们必须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方法,起到确实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走歪了就麻烦了。”

  别敦荣的观点更引人思考,他认为创新教育是可以操作的,但是创新学分却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例如,谁给判学生创新学分?谁来评价他们的成果?是由教师还是由行政人员来给?学生的创新活动是否能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都很难说。

  “学分只能通过教学,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获得,如果创新活动列入了教学计划,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教学计划?又怎么来操作它?如果不列入计划,教务处又怎么可能承认一个非教学计划以外的学分?这些问题,现有的创新学分制度都不能给予一个满意的回答。”

  创新并非单独的活动

  别敦荣的观点是,创新学分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并不能起到实质的作用,需要探索更深层次的创新政策。

  “我赞成学校推行创新教育,也赞成学校在教学中实施有创新内容的活动。但对于创新学分,我认为是误解了现在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要求,除了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存在困难以外,对教学改革可能是有害无益的。”别敦荣说。

  别敦荣介绍说,当一个学校把创新与主体性的教学活动相分离的时候,这种活动已经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分离了,只有在每一门课的学习中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搞创新学分则意味着学生做点什么事情就给他一个学分,而真正学校推行的常规教学活动则不包括在创新中,这种做法从他的基本理论和依据上面都是不可取的,从现实的做法上面也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我们所要做的是使教学活动中融入创新的基因,在每一门课程、每一门创新活动中融入创新的内容,使我们的主体教学活动具有创新性,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记者还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庞海勺,她认为目前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整体上比较弱,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怎么提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这个复杂系统很难同时去改善的情况下,创新学分的方式的确有一些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在整体的培养模式上,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更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机制。

  以专业选择为例,庞海勺介绍说,目前大学专业的选择制度相对固定,学生在报考学校时就基本确定了,虽然各个大学都允许优秀学生转换,但非常普遍的现象是他所学专业并不是他所感兴趣的专业。庞海勺曾作过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40%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学习的时候肯定是被动应付,因此就更谈不上什么创造力、主动性了。我们最根本的是要在人才培养的制度上更加自由、灵活,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目前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很多学校作了很好的探索,别敦荣表示,一些老师在教学中的尝试也使教学更富有了挑战性和研究性,这种挑战性和研究性实际上就是创新性的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事实上也培养出了创新型人才,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有效果。

  “目前高校中存在一个错误的观点,把创新理解成为一种单独性的活动或者竞赛。事实上,创新教育应当是和专业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教学过程,其他的都是辅助性的,如果辅助性的活动无助于主体性的教育活动,这种辅助性的教学活动也是有害于整体的。跟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别敦荣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