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咋破教育难题 规划纲要颁布后"减负"如何成真
2010-08-09    新华网

字体大小:

  【编者按】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入落实贯彻阶段,十年新教改就此拉开序幕。

  值得关注的是,新的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回应了当前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任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从今日起,我们将推出“《纲要》之后,教育难题怎么破”,就老百姓关注的五大热点——课业重、择校热、入托烦、进城难、加分滥,进行探讨。我们将结合《纲要》的要求与目标,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先行一步的试点单位与地区,力图为各地新教改提供借鉴。

 

  相关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推荐专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报道

  亮点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

  ——摘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难点

  近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引发各界的关注和议论。其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成为人民网网民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之一。

  有网友称,中小学生经常夜里12点才能做完作业,第二天7点以前就得起床,“常常睡眠不足!做父母的心痛”。“为孩子们减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呼声。

  虽然倡导多年,但“中小学减负”却成为义务教育的顽疾。有父母坦言,作业的布置权在老师,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竞争之中,我们还希望老师多布置作业。”也有教师网友“叫屈”,指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是无奈之举:“老师上面是校长,校长上面是政府,指标层层下压,老师是受害者!老师和学生都很累,老师也苦不堪言。”

  “这些现象的源头与其说是教师行为、学校行为,不如说是政府行为,一些地方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向学校要政绩,小学要水平测试的及格率,初中、高中要升学率,这些‘率’都提高了,他们就升官了。在找不到更好的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只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只好‘恶补’了。”有网友如此分析。

  “先把领导给‘制止’了,地方中小学补课就制止了,”网友们认为,解决学生学业重的“治本”之策是由政府主导,政府、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推进“减负”工作。(记者 董洪亮 陈星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减负”不精准,会导致家长负担加重
· 基础教育"减负",有人想过高等教育的危机吗?
· 连云港赣榆区“三项清单”为学校减负
· 李志民:精准“减负”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
· 减负为什么会遭到家长的反对
· 正确“减负”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什么
· 各地减负新规频出台:学校越来越松 家长越来越“疯”
· 人民时评:“给学生减负”为何牵动人心
· 别带着误解看“减负”!听听5位专家怎么说
· “减负”需要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