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研而优则仕"危害大 成为大师必要条件是什么
2010-04-19    文汇报

字体大小:

  在现实中,“领军人物”混同于“官”的情况屡见不鲜。如果我们不能刹住“研而优则仕”之风,造就能与强盛的国力相配的大师队伍将永无可能。

  近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的确,我们的教育需要大力改革,以成为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但走出摇篮后,要最终成为钱学森式的杰出人才,还必须“过五关、斩六将”。

  为什么很多人走不完钱学森的第二步

  让我们来仔细剖析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最详尽的材料:《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人民日报2009.11.5)。全文共3000多字,90%以上讲他如何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创新环境中成长。他说:虽然在鼎鼎大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却没有学到创新的东西。在加州理工,才开始了创新,历经20年。

  这表明,钱学森的成长分两步:一、打基础;二、在创新的环境中长期努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也出现了不少显示出卓越创新才能的年轻人,他们已经走上了钱学森的第二步。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先听说某某年轻人科研很出色,不久后就听说他当上官了,而从此再也听不到他在科研方面的新突破了。这种“研而优则仕”现象,近10年来愈演愈烈,似已成风。

  较之优秀的科研人员曾被作为“白专典型”受歧视遭打击,“研而优则仕”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但此风对造就大师级人才的危害,已日渐显现。如果说教育不当会妨碍创新幼苗的出土,“研而优则仕”则使已长成中等大小的创新之树,不能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有人会说:这些人当了官也还在挤时间搞科研。不错!但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

  陈省身说:大数学家都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改革开放初期,曾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对科学家来说,无疑,时间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能成为大师吗?

  数学界有两个最具权威的大奖:菲尔茨奖和沃尔夫奖。在48位菲尔茨奖得主中,担任过所长、系主任、科研主管、院长、校长的13人,其中9人在得奖至少9年后任职,且任职大多仅3年。在48位沃尔夫奖得主中,担任过类似职位的17人,其中至少2人任职时已超过50岁,甚至70岁。有一位获此二奖的数学家,只在53岁至55岁当过所长,直说他不适合这个位置。

  可见,大数学家是几乎不在创新的高峰期当官的。

  显然,科学家的“当官”与政治家的“当官”不同。对政治家,当官有助于专业才干的增长;而对科学家,则有碍。古人立志,就有“不为良相,即为名医”的选择。从政和从医,历来就是不同的路。

  无疑,我们需要一批兼具管理才能的优秀科学家去当官,但应是在他们过了创新的高峰期之后。

  对“领军人物”存在模糊认识

  人才一冒尖就搞去当官的现象,与对“领军人物”的模糊认识密切相关。什么是科学界的“领军人物”?正确的理解只能有一个:他们是以学术思想和成就引领科学潮流的人物,而不是官。20世纪最大的领军人物,无疑是爱因斯坦,但他不是官。

  在现实中,“领军人物”混同于“官”的情况屡见不鲜。如在报道“百人计划”的成就时,举出的第二项是:培养了93名所局级以上的官。

  “将才”、“帅才”的提法,也易含混:这是指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还是勇冠三军、一马当先的先锋?科技界的领军人物,到底是科技官员呢,还是科技大师?

  有政协委员说:“研而优则仕”已是癌症,恐怕治不了啦。不管它是不是癌,既然危害创新甚大,我们就必须下决心根治它。如果我们不能刹住“研而优则仕”之风,造就能与强盛的国力相配的大师队伍将永无可能。

(李邦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链接:汤一介:为学术而学术方可产生大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双一流”建设更需要大师
· “大师焦虑症”弥漫 为何大师之后无大师?
· 汤一介:为学术而学术方可产生大师
· 张炜:建造优质大学既需要大师也需要有大楼
· 中国现代历史知名教授们的大师风范和文人风骨
· 专家学者研讨:什么样的土壤滋生了“大师”
· 科研诚信才会有“大师”辈出
· 薛涌:拿“大师”装大学门面并不是办教育
· 刘基:西部高校缺大楼,更缺大师
· 北京四中校长:一流中学应种下未来大师的种子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