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我国启动新一轮中考改革
2016-09-21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推行“两考合一” 实行“全科开考” 引入综合评价 克服唯分数论

  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一轮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中考改革)启动。

  在教育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此次中考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即以后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将“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变“考啥学啥”为“学啥考啥”

  “凡学必考”,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是本次中考改革的一项重大变化。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改革之前,中学教育阶段存在“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全科开考”可以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基本质量。

  不过,“全科开考”也自然引来了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的疑问,面对这一质疑,郑富芝解释:“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这次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克服分分计较;在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要求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科目之外,不是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总成绩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在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看来,“全科开考”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比较重视传统意义上的中考科目,所以中考科目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这次改革要求我们一定要解决各学科师资配备均衡问题”。

  作为先行先试改革试点的山东省从2014年开始采用“分数+等级”的方式进行招生录取,语、数、外3科采用分数呈现。据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介绍,随着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山东基础教育的面貌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课程教学开始从“考什么教什么”转向“学什么考什么”,课程方案得到了全面落实。

  这一轮中考改革另一项变化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指导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毕业又是升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多重功能。

  在郑富芝看来,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综合素质评价怎么评怎么用

  “这一轮中考改革的成败,不在于考试方式的改变,而在于综合素质评价怎么评、怎么用。”王殿军对此毫不讳言。

  王殿军说:“以前综合素质评价都是处在从属的地位,现在成为主角,关键要解决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各地初步建立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次改革又进行了完善。一是在评价内容上,要求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努力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细。二是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三是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适用。四是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在严格程序、评用分开的同时,《指导意见》还特别强调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保障客观真实。

  “同样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农村孩子跟城市孩子如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城市孩子可以去博物馆、科技馆,那农村孩子呢?”

  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出如何保证公平的问题。对此,郑富芝解释道:“尽管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存在不平衡,但育人的方向和目标是相同的。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中,参与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农村孩子虽然去不了科技馆,但可以到大自然中进行科学探索,可以参加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不能让农村孩子吃亏。”

  张志勇说:“综合素质评价不是比拼孩子的长短,不是全面较量,而是用它来衡量判断一个学生的素质发展方向,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

  给地方改革“留白”

  “是否参加综合改革试点,由地方自行确定。”在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负责人的表态为地方改革预留出足够的空间。

  “积极稳妥”,这是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明对这轮中考改革的评价。“允许在现阶段‘两考合一’与‘两考分离’同时并存,考虑到一些地方的实际情况,《指导意见》要求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逐步过渡’本身也体现了一种积极稳妥的改革思路。”

  是否参加综合改革试点,由各地自行确定。即使是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也是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探索新的招生录取模式,现在的初中在校生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

  同时,在计分科目构成中,除了语文、数学、外语统一作为考试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的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增加学生负担。

  这样的“留白”还出现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指导意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依据或参考,但究竟是“作为依据”还是“作为参考”,由试点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本轮改革还关注到个体差异,《指导意见》要求,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王殿军说:“这就要求我们开设好各门课程,加强学生学业和生涯规划指导,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条件。”

  本轮改革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郑富芝说:“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

  改革目标

  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五大主要任务

  1、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3、改革招生录取办法 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4、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 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5、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

  改革时间和进度

  2017年8月底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考改革实施意见,2017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地市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017年秋季开学

  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哪些地市进行试点由自己确定。

  2020年左右

  初步形成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考改革是个大事
· 教育部:中考改革将列为各地明年工作重点
· 中考考试科目变“自助餐” 保证不“挑食”又能吃好
· 教育部发布"中考改革" 体育能成为"第四门主科"吗
· 全国中考必考 学校体育“拐点”来了
· 中考改革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审慎稳妥
· 中考改革方案:大幅减少加分项 综合素质评价唱主角
· 中考改革方案全扫描:破除唯分数论 削减加分项目
· 教育部: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
· 中考改革:直面问题与挑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