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独立学院5年改革期已过 “独立”之路何去何从?
2013-09-09    光明网-光明视点

字体大小:

  独立学院5年改革期已过 “独立”之路何去何从?

  光明网-光明视点 

  编者按: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招生时,独立学院通常要列入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在本科三批中进行录取。200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相关管理办法,提出5年内完成独立学院的改革。时至今日,5年过渡期已过,独立学院是否真正走向“独立”?他们又面临着什么新的问题?光明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1999年7月,浙江大学试办的独立二级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从此,“独立学院”作为公办高校教育资源外延性扩张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始了其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学费居高不下

  在刚刚过去的高考招生工作中,独立学院的录取依旧如往年一样,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独立学院继续保持强劲势头,而部分省份独立学院却“收成不好”。例如山东省12所独立学院在本省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档中没有一所完成招生任务,甚至一些地处天津、浙江、江苏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的独立学院遭遇“零投档”。

  独立学院生源冷热不均,而学生报考时也都有自己的考虑。

  曾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的刘迪直言,当初报考独立学院一是看中学校的名头,二是看中毕业能拿到本科文凭。已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毕业的王晓玲也向记者坦陈:“当时报考就是冲着北师大的名气和口碑去的,此外学位证盖校本部的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像刘迪和王晓玲这样考虑的同学并不少见。“对我们来说,能拿到本科文凭,对考研、考公务员、进企业都没有太大的阻碍。毕业时我们学院的就业率也挺高的。”王晓玲说。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如王晓玲一样幸运,来自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杨洋则透露出不满,“学校让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许诺并没兑现,在校园里很少有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和讲座。”

  对此,已考取中山大学研究生的王晓玲也深有感慨:“对比现在就读的学校,原来的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包括教师和教学环境等差距还是非常大,感觉四年本科没学到什么。”独立学院的办学效果显然呈现出层次不同、良莠不齐的状况。

  对此,一位来自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分析:“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并不都尽如人意。独立学院的师资普遍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问题,本科毕业的教师多、退休教师多,而稳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却非常紧缺,这样的师资结构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体现在教学质量上。”

  而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与居高不下的学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此,刘迪抱怨,“学校各方面都还不错,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高昂的学费。”

  据了解,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费都在每学年8000元,其中不少独立学院的学费在每学年10000到15000元,甚至有些独立学院开出了每学年18000元或20000元的学费。而这些数字几乎是公办院校的2到3倍。

  陈腾华介绍,按照相关规定,母体学校可从独立学院收取15%到30%不等的管理费,这部分费用相当于学生学费的20%左右。此外,独立学院的性质决定了办学经费的来源,国家对独立学院不投入资金,没有国家财政拨款,它的资金仅靠社会投入,所以入学的学生就需要分摊更多的办学成本,因此收费也就更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拟同意25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本科学校
· 浙江重启独立学院验收大考
· 教育部:引导一批独立学院重点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 独立学院为何难迎“成人礼”
· 揭秘独立学院背景:近7成由房地产资本掌控
· 292所独立学院"验收大考"被迫延期至2016年
· 292所独立学院"验收大考"被迫延期 推至2016年
· 2013中国独立学院毕业生质量100强
· 全国部分独立学院院长联谊会暨2012夏季峰会召开
· 独立学院“单飞”很受伤 九成院校“零投档”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