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从“网络评价”说到自主招生
2002-05-28    刘健

字体大小:

  清华大学发起的“网络评价”——正式名称为“基于网络的过程性创新人才评价与选拔系统”,被媒体誉为“终结”高考的超前实验。这一引人瞩目的实验,只搞了一年多就“夭折”了。“夭折”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去年初本报揭露湖南隆回一中保送生舞弊丑闻,导致国家大幅度收紧保送政策,连带殃及了池鱼。

  从收集到的社会各界反映看,大家都对清华的这一实验给予了正面评价。我也很欣赏清华实验的这一套网络评价系统。但是,对于它的“夭折”,我却并不觉得惋惜。因为它的实践意义实在不是很大。“网络评价”设计的科学性是没说的,相对于现行的高考,水平确实高出好几筹。但第一,它整个的设计思想,体现的是一所国内顶尖名校为自己选拔顶尖学生的特殊需要,对于大量的只能选拔中等偏上学生的高校,没有太大推广价值;第二,单纯从清华“尖子校选尖子生”的目标而言,其实搞不搞这一套实验都一样。从相关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去年被该“网络评价”系统评为优等而最终却没能免试直升清华的那17名中学生,“除了3名学生出国留学外(其中两名拿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德州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其余14名参加了高考,9人考上清华、北大,另外5人也被北师大、中央戏剧学院等院校录取”。这说明,即使不搞什么“网络评价”,通过传统高考来进行选拔,这些学生上清华也基本没什么问题。如果选拔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有它没它意思就不大了。

  除非实施“网络评价”能够大幅度地削减学生的升学负担。从媒体报道的实验内容和形式判断,“网络评价”可以减少一部分传统的“应试”负担,但同时也会增加新的“应评”负担。事实上,通过改革选拔方式来减负,注定是徒劳的。即便在不通行“应试教育”的美国,想考进一所好大学的高中生,其学习负担也是很重的,这有诸多近年赴美的“小留学生”的经验为证。

  这样,“网络评价”实验的意义恐怕只剩下了一条——它标志着高校向自主招生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由政府教育部门主导招生向高校自主招生转变,无疑是中国高考改革的方向。近年来,推动这一转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目前是否已经具备了实现这一根本转变的条件呢?我对此一点也不敢乐观。

  首先,呼吁加快转轨的意见,暗含着这样一个判断:目前的大学比各级政府的“招生办”拥有更为先进的人才选拔理念,所以由他们自主选才能够选得更科学、更准确。但是这一前提并不存在。中国的教育理念落后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并非只有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理念落后,大学却很先进。如果是那样,中国办不出世界一流大学的责任就全在中小学校长身上了,岂不冤死人哉?

  高校人才选拔观念的落后,直接表现在他们对于现行高考选拔结果的认可。几乎所有的高校,在他们现有的一点招生权限之内,都制订了吸引、奖励高分考生的优惠政策。重点高校奖励各省的高考状元及前10名,一般院校奖励各省的前50名、100名,等等不一。近年,因为一再扩招,加上各地录取分数线拉大,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新生入学成绩差距上百分不足为奇,为此,许多高校开始试验按入学成绩分快慢班。这都说明高校非常认可现行高考办法对于学生的评价结果。如果让他们自主招生,很可能他们招来的大致还是同一批人,只是全国各地的录取分数线不会像现在这样差距悬殊罢了。

  高校获得自主权后,特殊的、极端强调综合素质的情况,当然也可能有。当年中国科技大学首创的“少年班”,在招生时就曾“一对一”地测量素质,招生老师对于候选的“小天才”们天文地理无所不问,甚至还考“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当场与考生下象棋,等等。但这样费了牛劲儿招来的学生,最终成才率又如何呢?

  而如果就大多数的情况来说,自主招生与教育部门统考的结果相近,自主招生就不搞也罢。因为,它除了把录取大权由教育部门和高校两家共掌变成高校一家独掌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从杜绝招生腐败的角度来说就更没有意义。目前,众所周知,在一些招生录取现场,存在着高校招生老师与省级招生部门的“条子交换”。如果完全由高校自主招生,两家收条子变成一家收条子,就连一点监督制约也没有了。

  实际上,就现有的那一点招生自主权,已足以完全撇开高考成绩,把高校一心想招的学生招进来——不管是出于喜爱偏科的怪才,还是纯粹为了照顾公私关系。据我所知,去年,有一所重点高校就曾“完全自主”地强行招进了一位离初选线还差100多分的北京学生。

  就是首创科学的“网络评价”的清华大学,不是也曾“自主”地给予自己职工子女念书的清华附中学生以降分录取的优惠待遇么?

  只要整体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不进行彻底的改造,就什么更新、转轨也说不上。“网络评价”也只不过一好看的盆景而已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广东着手规范招生渠道
· 明年50所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可报考飞行员
· 上海高校试行春季招生改革
· 上海四所高校公布春季招生方案
· 普通高校明年扩招
· 260万人迈进大学校门
· 上海七高校公布春招方案
· 内蒙古扩大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规模
· 新疆招生工作做好“服务”大文章
· 中国高校2002年招生将达到465万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