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关注高校后勤改革
2001-12-05    

字体大小:

    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会议即将在西安召开,后勤服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瓶颈,陕西高校为此给出了优秀的答卷——

    2001年元旦刚过,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便对全省高校党委书记说,搞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人才建设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必须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1月2日,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在省政府最高议事厅——黄楼主持召开新世纪陕西省第一个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

  在年初召开的陕西省人代会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任务被列入陕西“十五”发展规划和全省重点工作。……

  省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将这些事情联系起来,欣喜地说:陕西21世纪的历史要先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写起。

  高教大省遭遇“瓶颈” 后勤改革势在必行

  2001年,陕西普通高校招生12.56万人,是1998年的2.6倍,在校生数也由1998年的16.3万人增加到34.2万人,教育规模3年翻了一番。

  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使得现有办学条件与事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38所公办普通高校后勤全部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学生食堂面积有限,就餐拥挤,伙食卫生难以保证;学生宿舍严重不足,40%使用时间在30年以上,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得不在校外租住社会用房。

  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十五”期间,陕西高等教育规模将达到50万人。要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学生宿舍和食堂面积就需分别新增270万和70万平方米。仅此一项,就需投入资金30多亿元。

  陕西是高教大省,又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每年投入高校的基建经费仅2000万元。按照传统思路,即使将全省高等教育经费全部用于学生宿舍建设,也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要求。

  高教发展大提速遭遇后勤“瓶颈”,经济欠发达省份要建西部人才高地,怎么办?

  陕西人认真领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上海”会议和“武汉”会议精神实质,认识到突破“瓶颈”的出路在于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不改革,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就将是一句空话!

  政府部门统筹规划 改革之舟风劲帆满

  2001年是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攻坚年。

  一开始,陕西省委、省政府便认识到这项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必须依靠政府统筹、组织和协调。

  于是,省长程安东亲掌帅印,出任陕西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袁纯清、副省长陈宗兴、西安市市长冯煦初出任副组长,直接参与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于是,陕西省第一次以省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一个部门的工作要点,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于是,陕西省和各地市政府将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同时部署,同步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于是,省、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在资金调度、项目审批、建设用地、用水用电、规费减免、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以优惠。

  于是,陕西省政府决定,“十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今年又追加了2000万元,用于大学生公寓建设。

  社会支持多方参与 资金难题有效解决

  从西安市区驱车向南5公里,远远听见挖掘机和推土机的轰鸣声。不一会,路边陕西师大、西安邮电学院、西北政法学院新校区建设规划图的巨幅喷绘广告便扑入眼帘。这里,便是正在兴建的郭杜大学园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占地3700亩的园区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其中学校自筹6亿,社会投入4亿,政府拨款2亿。

  像郭杜大学园区这样依靠社会多方参与、多元投资,从而形成合力,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模式已成为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体。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炜告诉记者,陕西省在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措施,调动各方面力量,动员和吸引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收到显著成效。

  西北工业大学旺园大学生公寓小区就是社会参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典型代表。2000年2月,西工大与西安旺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安怡和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学生公寓合作协议,由两家房地产公司在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劳动南路西侧全资兴建5幢高层学生公寓,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由西工大租赁使用。今年7月,首期2万平方米学生公寓楼已交付使用,2400余名学生入住。这个园区全部建成后,能入住1万名学生。学校领导高兴地说:“我们不花一分钱,就从根本上缓解了学生宿舍紧张的状况,还使全面实施校区改造计划成为可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学院、西安联合大学等高校也把服务市场资源作为资本进入市场运作,直接引入企业投资,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建设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促进改革纵深发展

  谈起学校车队服务态度的变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张老师感慨良多。“过去用车要提前3天登记,还得给司机陪笑脸。现在司机市场意识特强,人人自费购置手机,主动向教职工散发名片。要用车,打个电话便解决问题。忙不开时,司机还帮我们去火车站、机场接送客人,陪同客人参观。”张老师这样描述后勤社会化改革前后学校车队服务态度的变化。

  车还是那车,人还是那人,市场机制一来,衙门作风便走。市场机制进入陕西高校后勤,人们感受到的是后勤系统服务意识强了,管理成本低了,服务质量高了,消费价格降了。

  为了让“老百姓高兴”,陕西省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初,就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学校师生服务的方向不动摇。省政府要求高校遵循市场规则和价格规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质论价,同价论质,保证质量,建立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

  市场机制的引进不仅使师生员工成为竞争的受益者,也使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在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后勤集团采取学校控股、企业入股、职工参股的企业运作方式,投入资金近1亿元,向银行贷款5000万元,不仅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还为学校建设了8.1万平方米的教学和科研用房,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西安交大后勤集团与该校结算中心、开元集团联手共建设了12栋学生公寓,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西北农林科大贷款7000万元,仅用200个工作日,就建成了近5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

  陕西省一些高校后勤实体在搞好校内服务的同时迅速发展壮大,走出校门承担社会服务项目。目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后勤集团对外承包和托管了7个单位的饮食和绿化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杨陵区街面扩展了近万平方米的营业房,并积极筹建社区超市等,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7月,陕西近30所高校联合成立了陕西高校后勤产业联合会,通过组织大宗物资配送,启动面粉、食油配送业务,建立了高校后勤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际联合。

  陕西高校之间互相开发后勤市场,不仅使高校后勤资源配置通过校际联合与竞争变得更加合理,也使高校后勤改革在市场机制不断深化与完善中逐渐向纵深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正式工管理临时工,正式工看,临时工干”曾经是高校后勤一大怪现象。

  怪现象源于权、责、利不分的旧体制。陕西省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用现代企业制度取代传统后勤管理模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经营管理制度改革,促进了教育产业的发展壮大,稳步推动高校后勤向社会化迈进。

  产权难于明晰是高校后勤实体无法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主要障碍,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陕西在实现高校后勤与行政规范分离的基础上,采取“搁置争议,先易后难,逐步明晰,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已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成立了独立法人的后勤服务企业。

  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各高校后勤实体积极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对后勤实体的职工实行“以岗定薪、绩效挂钩”,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并逐步建立起社会化的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用人机制的转变使人力资源使用效益大大提高,过去一个岗位几个人还干不好,现在一岗双责,一岗多责;过去教工家里水电暖气出了故障,要催几遍才能处理,现在只要拨通全天候报修电话,3至20分钟内必定赶去维修;过去学校新建公寓架设电话线路要请专业人员施工,现在后勤职工自己上阵。

  陕西省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加大高校后勤实体经营管理改革力度,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后勤实体变行政管理为市场管理,变行政评价为效益评价,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模式。这项改革使得高校后勤实体自觉严格成本核算,规范经营运作,扩大服务项目,不仅有效地节约了开支,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

  艰苦鏖战成果丰硕 突破“瓶颈”海阔天宽

  2001年,陕西大学生公寓开工110万平方米,年底将竣工80万平方米,一年的竣工面积相当于建国50多年来全省大学生公寓建设总面积总和的70.8%。

  到现在,陕西新建学生食堂21.8万平方米,维修改造学生食堂4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食堂26个,师生就餐条件大大改善,饭菜成本有所降低,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高校学生食堂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干净卫生、经济实惠、服务文明的喜人局面。

  目前,陕西30多所高校后勤系统与学校行政分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后勤服务实体。这些新组建的后勤服务实体普遍采用了企业化的人事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和财务核算制度,使高校后勤走上了一条按企业机制运作的市场化、社会化发展之路,后勤实体之间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新局面,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省艰辛奋战,“瓶颈”渐成通衢。制约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已被突破,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正在形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效益初步凸现。权威人士分析,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将使陕西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至少加快5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校新建学生公寓和食堂可解决200多万名大学生食宿
· 上海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见成效
· 北京稳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 各地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高教发展
· 陕西高校后勤改革迈大步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了什么?
· 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 陕西高校组建后勤服务产业集团
· 北京高校不再“一家一户办后勤”
· 黑龙江高校学生宿舍面积人均8平方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