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1年第3期 > 教学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研究
2011-03-04    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 周琪

字体大小: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已经有35年的办学历史。1998年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环境与安全类有“环境工程”这一环境类本科专业,它涵盖了原来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部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等。目前,全国多数综合大学及工科院校均已设置了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培养了大批的高级技术人才。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加大了在污染控制方面的投入,高等院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但我们也要看到环境工程专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例如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培养要求,师资队伍的工程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执业工程师制度。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说,取得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评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对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

  在教育部领导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了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规范。本文根据在制定规范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学科体系的建立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基本学制4年,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培养方向为应用型人才。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来说,主要是两类人才,即工程技术型和学术研究型。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工程技术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到环保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一部分毕业生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学习,成为学术研究型与资源管理型人才。对于一些学术研究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还承担培养一批进行环境学科应用基础性及应用性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在这类学校,本科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毕业生主要到国家重点工程单位工作,或经进一步深造后到环境学科研究单位或有关高等院校工作。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应注重培养这样一批学术研究型人才。

  各类学校可根据办学实力,致力于培养环境工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以建立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目标,突出本科教育中所体现的通识与专业并重原则,合理定位培养人才的层次。

  各学校要注重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例如在本科阶段可以通过设立跨学科的双学士学位及辅修专业课程,培养环境学科与其他工程学科之间、环境学科与管理学科之间以及环境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复合型人才。此类学校的本科以通识教育为主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毕业生主要到规划、设计或施工单位就业,并逐步成长为管理型人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有机酸对污泥发酵产氢的影响研究
· ABR反应器水力流态特性实验研究
· 沉积物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 香港学者李宗津获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