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9年第1期 > 调研报告
福建省高校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规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范”的调研报告
2008-12-31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字体大小:

  2008年6月底,受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文兰院士的委托,由厦门大学牵头在福建省高校开展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规范"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的调研工作。7月初,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向福建省内开设这两个专业的所有办学院系发出调研邀请信,并于8月19日和20日召开了专题调研会议。福建省内除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外,所有开设这两个专业的15个办学单位的院长或教学副院长、系主任或学科负责人共41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调研会议。其中,有些学校会前在本单位已经召开了校内的座谈会和调研会。

  在调研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专业规范"给每个办学单位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各种硬件条件的参照标准,对本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有的学校认为,规范可以解决因人设课问题,可以促进专业与教务部门的协调,可以奠定本科专业评估的标准。各学校代表一致认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规范"体现了1990年的"兰州会议"精神,遵循了"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理科教育体系原则,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高校的数学专业要向应用性理科发展。大家认为,自从2003年发布"信息与计算数学专业规范"初稿以来,"专业规范"对这些新办专业点的专业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两个"专业规范"从2002年11月完成初稿至今,经过了多次的征求意见和会议讨论,已经较为合理、全面,建议尽早定稿颁布。

  大家认为,此次调研活动为福建省内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下面给出具体的调研情况。

  一、福建省高校两个专业建设的概况

  目前,福建省共有14所高校(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国立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莆田学院、龙岩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武夷学院、三明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和闽江学院)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院校有9所。共有15所高校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除了上面提到的14所高校外,还有福建工程学院。厦门大学的计算数学专业已改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其他院校都是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新办的。

  厦门大学为国家重点大学,有数学一级博士点,基础数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福州大学为省"211大学",有应用数学二级博士点;福建师范大学为省属重点师范学校,有基础数学二级博士点;华侨大学为国立华侨大学,是国家侨办直属高校,有硕士点;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有硕士点。其他8所大学都是近10年内从原来的高等专科院校先后升级为本科院校的。

  二、关于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1.在培养规格方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范"指出:"重点综合大学以培养基础研究型人才为主,重点理工科大学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其余学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规范指出:"重点综合性大学应以培养基础型研究人才为主,以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及高校师资为辅;重点理工科大学应以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和技术人才为主,以培养高校师资为辅;非重点院校,建议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以培养高校师资和中等教育的师资为辅"。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如下现象:(1)伴随着高校扩招,目前培养规格实际上都在下降。(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培养高校师资为辅"已经脱离了现实,高校师资都要求博士学位和少量硕士学位。因此,建议非重点院校(包括师范院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或中等教育的师资为主。事实上,目前非重点院校的本专业大部分都是师范类,而且所占的比例很大,课程设置以基础数学和数学教育为主,所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中小学,因此淡化其数学教育的作用,不太适合这些学校的办学目标。还有学校提出,对于师范类专业要单独制订"专业规范"。一些新升本科学校提出,学校之间的层次差别很大,在制定规范时应该考虑分类指导,分类要求,以符合目前高校的现状。

  2.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近3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次就业率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两个专业之间的学生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别。由于生源的变化和就业困难,导致学风也出现了问题。

  3.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按照大类招生,两年后再分专业。目前,存在选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数下降的趋势,这与10年以前的情况截然相反。究其原因,一是该专业教师人数相对较少;二是学生怕编程,怕上机,怕麻烦;三是社会和学生家长希望学生走应用数学本科转经济金融类研究生的道路。一些学校提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应由计算数学类、信息科学类、计算机类课程以及运筹控制方面的课程组成。由于存在认识方面的偏差以及师资力量的不足,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突出计算数学,淡化或缺少信息类课程;过多考虑为计算数学培养研究生,忽略就业需要的信息和应用类课程;有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甚至有个别"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招生";有些学校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明显差别的现象。所以,如何规范办学、形成专业特色,如何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如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认可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于办学条件与参考指标

  1.关于"师资力量",主要争论在于生师比为16∶1 。大多数学校认为这个生师比难以达到,但也有代表认为调高生师比不利于制订编制,生师比高了,编制数就少了,影响在职教师的利益。

  2.关于"实验室",微型计算机是本专业实验室的基本设备,但大多数办学点的计算机实验室是共享的,如何计算计算机的数量与在校本科生总数之比,如何计算学生在宿舍的上机时数,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关于"实习基地",代表们认为实习基地建设很重要,但在具体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原因在于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能够接纳实习生的数量有限,不愿意签订协议接纳成规模的实习队伍。

  4.关于"安排助教",许多新升的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做到。

  5.关于"教学经费",建议对"专业开办经费"定出最低标准,以利开展工作。同样,建议将"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定出最低标准。事实上,教育部在规范研制要求中也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

  四、关于培养方案的学分

  1.参考指标中的"培养方案"将学分分为普通教育类、专业教育类和综合教育类,而在第六部分课程结构中又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者不对应,并且各类课程的界定不明确。建议改为课程结构中的分类模式。

  2.师范类学校提出,2007年教育部对师范类特色专业的基本要求是:围绕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目标,调整教师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教育实践,教育实习原则上不少于1个学期,有相对稳定的中小学实习基地;形成教师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并聘请中小学一线教师兼职兼课制度;近3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比率较高;为基础教育服务并有较大影响(教高司函〔2007〕134号)。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案中,更需要侧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需要留置一定的实践学分。因此,建议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中总学分控制在170~190学分,增加实践所占学分比例。

  3.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类课程是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设置的,所占学分通常会高于30% 。因此,建议把"专业教育类的学分占总学分的60%以上"改为"专业教育类的学分占总学分的60%左右"。

  4.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范中"课程教学18学时折算1学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规范中"课程教学16学时折算1学分"作为规范,两个专业最好统一。

  5.一些新升的本科院系建议增加总学分,保证170分左右,以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五、关于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是体现本专业特色的重要部分。规范本身存在矛盾,一方面课程设置灵活度大,可以让各学校都能达标;而另一方面规范性又很强,为保证质量对各学校都起制约作用。一些新升的本科学校认为,规范中的课程结构灵活度太大,这样所有办学点都能达到规范要求,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中没有提出本专业应该开设的最基本的必修课程,因而没有体现规范的指导意义。还有的学校认为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都不能减少,建议硬性规定更多的针对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将其余列为选修课程。

  2.关于专业基础课程,大家的注意点都集中在"物理学"、"计算机基础"、"数学建模"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师代表的意见是:规范中把"计算机基础"列为专业基础课,但这是通识教育类课程,不应作为本专业基础课;规范把"物理学(含实验)"列为专业基础课,代表们认为可将其改为本专业必修课,并建议将该课程课时压缩为90~150学时,5~8学分,且最好只安排一个学期;规范把"概率统计"列为专业基础课,有些代表们建议把"概率论"作为专业基础课,"数理统计"作为专业必修课;规范把"数学建模"列为专业基础课,代表们建议改为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因此,本专业基础课建议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师代表提出:在通识教育类的课程中已经包含了计算机科学学科基础,建议删除"计算机基础";而"数学建模"更侧重于数学的应用和拓展,需要用更多的数学课程作铺垫,而作为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则无法体现专业基础的特性,应该将其置于专业必修课程的C类中。对于"物理学"课程,建议将其放在通识教育类的课程中,并减少学分和学时。理由是:数学的应用背景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学,而且目前普通物理学的教学内容与中学物理课程有重复,无需太多的学时和学分。

  3.在专业必修课程中,专业规范对于师范类学校没有具体课程设置要求。实际上,每个学校通常开设"心理学"、"教育学"、"书法"、"口语"四门课程。师范类的学校建议在D类课程中增加"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数学教材与课例分析"课程。理由是: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除了必修师范类的公共专业课程外,还需要注重数学教育类课程的修读,此3门课程是数学教育类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体现,特别是数学教学法,应该列为重点。

  4.大多数学校认为,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份量太多,应该减少。

  5.建议各个学校要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门数,让学生有选课的灵活度。

  六、关于课程内容与要求

  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类专业,加强数学基础毋庸置疑。但由于本专业还需要开设计算数学或运筹与控制或信息科学方面的课程,而且根据本专业规范的业务培养要求中的计算机技能要求,必须开设比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更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类课程。同时,为了提高就业率,还要开设一定数量的技能培训类课程。因此,课时安排比较紧张。较多代表建议适当压缩专业基础课(特别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学时。有代表建议"数学分析"为240~300学时;"高等代数"为160~200学时。

  2.不同学校、不同基础的学生,同一门课程按相同的学时安排,不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如"实变函数"为54学时,这对重点大学的学生是有能力接受的;但对一般院校的学生,即使只讲授课程的核心部分,54学时也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建议在课程的学分、学时设置上,能够有一定的弹性,给出学分、学时的范围区间,便于不同类型的学校按照生源程度进行选择。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选修课程的学时,每门课由54个学时改为54~72个学时。

  3.专业规范中"解析几何"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空间解析几何,而课时安排为108学时。建议增加教学内容,或减少教学课时。

  4."数学建模"课程教材多,思路多,有必要进行规范,但专业规范中课程的内容偏多,学时偏少。另外,这门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学生仍缺少必需的数学基础。有些学校提出,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加强实践锻炼,可以将竞赛成绩作为实践课程的成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