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是天津蓟县罗庄子镇罗庄子村村民,过去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自从1999年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来村里举办果树培训班,王志在成校教师的指导下,把1000多棵雪花梨树先后都改接成爱宕梨,2001年果树收入就达到12000多元。如今在蓟县,像王志一样在成校引领下走上富裕之路的农民成千上万。近年来,天津蓟县构架起以县职成教育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为阵地,以村成校为基础的农村成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对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蓟县是个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天津蓟县的农村成人教育服从并服务于全县农民增收和社会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和农业结构调整,开展了大量的科技引进、普及、示范推广工作。罗庄子镇是一个以果品生产为主的深山区乡镇。过去,这里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不到位,果树品种多而杂,高产不高效。镇成校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一引进、二示范、三推广”的工作思路,从山东、辽宁、山西、北京等地引进优质梨、桃、李子、大枣、板栗等“名、特、优、新”品种72个,优化了全镇果品结构。去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年创社会效益780万元。
2002年,蓟县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28所乡镇成校肩负着各乡镇的社区教育工作。采取实用技术培训与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各社区学校针对地域特点分别建立了生产组织、管理组织、宣传组织、培训组织、娱乐组织,引导社区居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到各类组织当中,定期开展相应的社区活动。马伸桥镇社区学校致力于农业科技与文化生活相结合的培训工作,使许多社区农民养成了定期参加培训,定期参加文娱活动的习惯。截至去年,蓟县社区学校组织万余人次参加各种文体活动21场,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超过4万人次,居民受教育面达到65%。
蓟县还把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在整体编制减少的情况下,为全县28所乡镇成校落实了104个人员编制,先后从普教和农、林、牧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中转聘、录用了50多名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到乡镇成校任专职教师,还在农业、林业、水产等部门中聘请了63名专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每年暑期,县教育局都聘请市农科院、农学院专家和教授对成校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短期培训,还与天津农学院联合举办红色证书培训班,组织未达到大专或大本学历的教师进行在岗进修,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骨干教师,带动整个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他们把成教教师队伍的职称评定纳入总体计划,使他们能像普教系统的教师一样,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目前,全县乡镇成校专职干部教师中,已有60%达到了中级职称。
这些措施直接促进了蓟县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仅以农民岗位转移培训为例,该县成职教育中心开设的电子器件装配与维修、氩弧焊与数控机床使用等一大批新专业,将数以万计的经过定向培训的农民推荐到对口企业,其中2000多名“泥腿子”成长为各企业的中、高级蓝领。而由乡镇成校牵头组建的155个各类种植、养殖协会,扶持培育了越来越多的示范户,为建立农民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塑造新时期的新农民,起到了“燎原火种”的作用。
天津蓟县农村成教走出了一条以“有为”促“有位”,“有位”更“有为”的良性循环发展途径。“十五”期间,蓟县5年增加农业净产值6.8亿元,使农村年人均增加收入200元。特别是该县每年用在农民培训上的经费只有300万元,但使农业增产和减少农业经济损失却超过1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