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抗战非典学校授课和学习方式变化7种
2003-05-30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李永生

字体大小: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蔓延,减少学生班级授课而造成的人群密集交叉感染,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停课不离岗、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许多学校适当调整了学校工作计划,改变传统的授课和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

  一、电视、广播教学——“空中课堂”。“空中课堂”是北京市教委利用电台、电视台等大众视听传媒资源,发挥一批名、特、优教师的教学优势,建立向学生免费开放的一种教学形式。其教学内容以巩固、复习、深化已学知识为主,按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组织。教学方式以教师专题讲授为主,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指导开展活动。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养。目前,开设“空中课堂”的媒体有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这种教学形式“受众”学习范围大,学生学习“接收”成本低(甚至零成本),但缺乏师生互动,有时也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

  二、网上教学——“在线课堂”。这种教学形式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利用比较发达的网络资源,按计划为学生提供教和学的文本方案和课件,有的还有音频和视频。除此之外,还有在线辅导、网上答疑、BBS等实时互动网上辅助教学形式与技术。为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E-mail进行答疑、布置思考题和习题等。目前,北京市除国家公共教育网站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学校网站、教委网、教育信息网等向学生免费开放外,一些商业网校,如精华听课网、五中网校、101网校、育才网校、景山网校、汇文网校、K12网站等也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三、信函教学辅导。通过邮局,学校和教师把学校对家长和学生的书面通知、教学要求、内容和作业等寄给学生,学生也可以把作业和疑难问题通过邮局寄给教师,由教师批改和解答。这是目前通过传递纸质文本进行教学辅导的重要形式。

  四、电话学习咨询、电话管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电话咨询和电话解答是最为便捷的一种形式。在因非典放假期间,电话除了作为单独辅导学习的工具外,还是教师一个重要的管理、监督学生的工具。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班主任每天要对学生在家的身体、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进行指导、监控和报告。这种形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及时沟通,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和管理,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五、“大班改小班”教学。为降低学生课堂密度,一些学校将大班上课改为小班教学。有的学校将同一个课堂的学生分成A、B两组实施小班上课,一个时段对A组讲课,另一个时段对B组讲课;同一时段内,减少每节课的授课时间,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有的甚至在校园的草坪等空旷地带上课。

  六、个别面授。对于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子女,在非典放假时期,按规定,对有要求的这些学生,学校为其开设单独场所,派专任教师个别辅导,当面指导其学习。

  七、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自我设计学习方案,自我安排学习时间,自我进行学习评价。因非典放假在家期间,自主学习要注意做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以往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找出重点、难点,自主设计自测题,求新解法、新思路,发现新问题;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体育锻炼时间,订出每日时间表,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听好“空中课堂”的授课,合理安排网络学习;按要求完成各科作业,并及时与教师沟通;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自我保护,严防非典的侵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上海教育系统重中之重防“非典”
· 中央教育电视台开播防非典知识讲座
· 温家宝检查北京学校非典防治工作
· 防非典 宁夏五一学校不放假学生不离校
· 宁夏教育厅拨款60万加大“非典”防控力度
· 宁波教育系统全力以赴防“非典”
· 广东大统考严防非典 怀疑患病劝放弃高考
· 各地教育部门全力以赴严防“非典”
· 严控非典 吉林各类学校取消大型活动
· 湖北省教育厅应对“非典”采取紧急措施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