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大附中校长王铮首度回应雾霾天停课一事。“这是个案行为,做好了就做,做不好积累经验教训。”他称,今后再遇类似的重大事件时,教学如何安排要看具体情况,学校会有自己的方案。
上月底,北京连续发布雾霾橙色警报。北大附中初中部在2月24日发出紧急通知,宣布25日停课一天,学生采取网上学习和答疑的模式。
而根据去年北京市出台的重污染应急预案,污染达到红色预警时,学校可停课。但橙色预警只要求学校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没有要求学校全面停课。
依据相关规定,海淀区教委随即要求学校恢复上课,但区教委的“叫停令”并没有起作用,26日学校继续停课一天。对于北大附中停课一事,多数网友表示支持和理解,认为应该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王铮表示,海淀区教委与学校沟通后,希望校方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最后还是让学校作决定,也没有因此处理学校。“学校后来也没补课,这本身是一种教学上的调整。”他说。
至于北大附中初中部停课的初衷,王铮表示,学校早在2003年SARS暴发时就采取过停课措施,“这套系统慢慢建立起来,有一个实施过程,这次有这个雾霾的机会做个尝试,不是看一天两天有什么影响,而是以后碰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采取有效的措施。”
“今后再遇污染橙色预警是否还会停课不好说,但我们会考虑。”他说,学校有一套制度和学习方案,自己会有所调整。不过他也强调,北大附中的做法完全属于个案,不应炒作,也不应要求所有的学校都这样做。
事实上,早在北大附中初中部停课之前的2月21日,北大附中高中部因考试进行倒休调整一天。是否也是因为雾霾原因?王铮称,高中部倒休与雾霾无关,属正常的教学安排。“我们采取的是学段制,高中部上课9周,一周考试,由于去年‘十一’放假一周,到第十周临近春节没有考试,开学后第一周进行上一学段的考试,前四天考试,周五倒休调整。”他解释,北大附中平时自主学习就很多,学习模式也很多,与其他学校不同,因此外界不要以此作为普遍现象。((记者 李天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