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非典”考验学生党员和干部
2003-04-28    记者 刘万永

字体大小:

  北京4月27日电

  中国农业大学学工部部长兼团委书记李培景今天向本报记者证实,该校某学院2002级和2001级两名团支部书记被“就地免职”。这是自教育部通知北京等地高校师生限制离校以来,第一起学生干部被免职的事件。

  在解释这两名学生干部被免职原因时,李培景说:“在全校动员抗击‘非典’时,确实有个别班长、团支部书记回家。团委在基层落实学校各项措施时找不到人,所以就重新任命班长和团支部书记。”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非典”疫情蔓延,某些高校也成为重灾区,北京等地高校学生在校园网BBS上激烈辩论“该不该回家”。期间,一些学生包括部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选择了回家。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离校的学生可能致使疫情扩散,增加“非典”病毒向农村传播的可能,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同时,一些有钱有权的家长开着小轿车接自己子女逃离“疫区”,一些学生党员干部放弃职责、离开班集体的做法更让他们失望。

  一名学生在农大BBS上评论两名学生干部被免职时说:“那些不负责任的学生干部私自回家,导致一些班级事务无法处理,使广大同学蒙受损失。在这个非常时期,最能够看出一个优秀人才是不是真的优秀,一个学生干部是不是真能为同学着想!”

  事实上,更多的学生党员和干部选择了留在学校。据中国农大团委统计,回家的学生党员和干部,在全校学生党员干部的比例不足10%。

  中国农业大学宣传部郑培爱老师,讲述了一件令她感动的事。

  4月20日下午,工学院交通99级一同学踢球时伤到头部,一小时后感到难受、头痛,同班的学生党员吴文生和王忠陪他到北医三院做检查。检查后,医生确诊为脑血肿,需要交纳1.5万元押金住院做手术。班主任李佩娟得知后,以最快速度跑到校医院请求出具转院证明。医院负责人立即联系财务处借来支票。王忠、吴文生两位同学楼上楼下地挂号、取化验报告。闻讯赶来的其他老师跑遍了几个楼层,办理交费和住院的相关手续,直到手术完成。“要在平时,这种事也许不算什么。”郑培爱说,“但在‘非典’肆虐的时候,谁都知道北医三院是个‘是非之地’。”“学生党员的表现是很不错。”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贺亚兰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离校的学生不足1000人,包括毕业生找工作等各种原因,但因为“非典”走得并不多。而且,很多学生党员、干部率先站出来,关键时刻冲锋在前。

  中国农大团委书记李培景也对该校学生党员、干部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工作落实基本靠这些学生党员干部,学生就看着党员干部怎么做,关键时刻我们的学生党员和干部起到了表率作用。”

  李培景对目前批评离校学生的说法,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说:“过去没有明确要求学生不能离校,教育部4月25日才发出限制离校的通知。对此前离校的学生也不能一刀切。现在要做的,是共同抗击‘非典’,而不是追究谁的责任。”

  一名网友也呼吁不要给离校的同学太多压力。他说,“虽然我没有走,但我不会去鄙视那些离开学校的同学。现在是团结一致的时候,而不是把所有人划归为‘勇士’或‘懦夫’的时候。否则他们很可能由于害怕被处罚而偷偷跑回学校,不向防疫部门报告。回家的学生,如果有什么症状一定要积极就医,让学校和地方都能做好对疫情的监控工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大优先录取抗"非典"医护人员子女
· 广东高校非典时刻显示实力
· 北京高校师生“五一”期间不许离京
· 写给我亲爱的学生们
· 北京大学生激辩“该不该回家”
· 北京高校出台防“非典”学生行为准则
· 支持教育部措施 高校学子从容应对非典
· 北京大学拨款百万元建“非典”实验室
· 复旦启动五大“非典”攻关课题
· 海外学子为中西部地区抗“非典”捐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