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不要急切追求“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2013-10-18 科技日报

  又到“诺贝尔奖”颁奖时间,关于“为什么我国还没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为什么我国的科技发展模仿成分多而创新成分少、引领世界潮流的更少”这类的问题又成为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尤其是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国崛起呼之欲出。

  对此,笔者认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缺乏”、“科技模仿成分多而创新成分少”这可能正是和当前中国的时代发展相吻合与相匹配的,如果过分追求“引领世界潮流”、过分在意“诺贝尔奖”,可能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可以来看美国的例子,美国19世纪末期就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其科技政策依然重视实用性科技的发展,其重点依然是在欧洲核心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的国情在产品性能上做出一定的改进。这在投资花费并不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并且不断提高美国的产业水平。由于美国的科技水平远不是“世界一流”,美国国内的知名学者也不是世界顶尖学者,1930年之前很少有美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往往被当时欧洲的政治家所冷嘲热讽。然而美国的政治家与科技人员并不为所动,美国的科技发展方向依然是以发展国家需要的实用性科技为主导方向,继续着重于提高自己国家的农业、工业科技水平,这些科技的原创性并不高,也无法帮助美国的科技人员获得诺贝尔奖。

  美国科技发展的“国家急需”的实用性取向直到“二战”前后才开始出现新的潮流。当时美国已经成为全方位的世界强国,世界其他国家的顶尖人才开始向美国聚集,美国的科技才开始注重原创性、前瞻性与引领性,美国诺贝尔奖得主也开始井喷式地爆发。而这也是和美国已经成为超级大国相吻合的,美国的科技必须引领世界才能有助于巩固其超级大国的地位。

  因此,对于当前我国的科技政策,千万不能脱离现在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更不能拔苗助长,搞科技上的“大跃进”。更多的是要围绕“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积极作为,而不是说要在科技上尽快成为全世界的领头羊。

  2012年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确定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未来若干年内“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这说明我国目前的科技政策首先还是定位在“国家急需”上,然后再追求“世界一流”,而不能反其道行之。

  所以,我国现在不是要急切纠结于“为什么我国还没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等问题,而是应该继续围绕国家安全、国家建设的大型工程,围绕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开展科技研发,先满足“国家急需”的同时兼顾“引领世界”。正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所说:“既要有紧迫感,也不能急于求成”。过了若干年后,等中国真的已经成为全方位的世界强国,那么“国家急需”自然就和“引领世界科技的潮流”相一致了,相信那个时候“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情结也慢慢淡出国人的视线了。

  相关报道:>>从诺贝尔科学奖看我国科学界的短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