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 中国教育首页
聚焦最小博士生张炘炀:跨越式教育是否可取

2005年,10岁的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夏天,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11年,16岁的他成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至今没有人能打破此项记录。2011年10月,张炘炀接受采访时表示,曾要求父母全款在京买房,作为参加硕士论文答辩的条件,否则就不考博士。我要参与讨论

中国最年轻博士生张炘炀 中国最年轻博士生张炘炀 中国最年轻博士生张炘炀
1 2 3

| 张炘炀个人资料 |

张炘炀
  现在就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2011级)
  9岁上高三,10岁考上大学,16岁读博士,是中国最小博士生。至今没有人能打破此项记录。
  家庭成员:
  父亲:张会祥
  母亲:吴慧娟(蒙古族)

patr1

观点:跨越式教育是否可取?

正方:十几岁成才很正常

针对神童越来越多的现象,身为人母的刘女士认为这很正常。她说,在古代十几岁就成才的例子很多。古代甘罗12岁为相出使秦国;大诗人白居易2岁就能识字,四五岁时就能作诗……[详细]

反方:超常儿童是拔苗助长

为何大多数神童往往在少儿时期很“神”,但是长大后多趋于平常,有的甚至还不如常人?有观点认为,这是父母拔苗助长的后果。如果你家的就是普通孩子……[详细] [从未经受挫折的神童很危险]

观察:神童大多昙花一现 关键在于情商不足

由于神童只具备了较高的学习数理学科所需的智力水平,而创造力水平并不比常人高,故尽管可使学业成绩出众,却难以使事业成就出众。换一种说法就是,很多神童仅仅是学业智商高,而社会智商平平……[详细]

patr1

父母必读:有出息的好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决定孩子命运的八大关键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中,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它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让孩子敢于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详细]

孩子成长起跑线上的关键词

国内研究超常儿童的学者指出,智力超常的儿童约占全部儿童总数的3%。天才并不多,但人才可以很多,让宝贝成才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给孩子无私的爱,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进行合适的早期教育,是他今后成才的基础……[详细] [有出息的好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超常儿童培养手册

9岁天才上大学”、“某神童获大奖”等消息一经传出,父母便都热衷于了解“天才”们的成才经历,想从中取经,套用到自家孩子身上。现在的父母都特别在乎宝宝的与众不同之处,逢人便夸自家宝宝如何“天才”,究竟你家宝贝是不是天才……[详细]

part3
16岁博士是教育神话!

称张炘炀为中国教育的神话实不为过。谁说中国教育制度死板?请看张炘炀;谁说中国教育制度没有效率?请看张炘炀。能够在16年里就培养出来一个博士生,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可不谓之高效率。放眼世界,有几个国家可以做到?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正常现象。

支持者发言

16岁博士是教育异化!

为何大多数神童往往在少儿时期很“神”,但是长大后多趋于平常?教育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根基,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教会一个人一技之长、生存之道。神童现象是父母拔苗助长的结果,将一技之长、生存之道作为教育的根基,这样做教育必然异化。

支持者发言

 
Copyright© 1994-2018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京网文[2014]2106-306号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