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北大教授讲述60年前高考经历:1951年我的高考
2011-06-02    新华网

字体大小:

  日前,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致信中国青年报,表达了一个老教师对于当下高考问题的深重关切。他认为“1.高考志愿应该文理兼收;2.高考科目应该中学学的都考,在‘减轻考生负担’的借口下一味减少考试科目只能不断增加负担,并加剧猜题、押题的坏作风;3.高考就是应该考出中学生的真水平,而决不能靠临时抱佛脚。”

  在信里,已届耄耋之年的王义遒教授还讲述了他60年前的高考经历。今昔对比,弥足珍贵。在全社会都绷紧高考之弦的当下,我们不妨随着王老一起重温一下1951年那会儿的高考。

  推荐专题2011高考大纲名师解读
  推荐阅读《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
  推荐专题各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报道
  推荐阅读教育部加强高考加分政策监督 严审考生资格身份
  推荐阅读北京高考准考证下发 "别走错考点"成最热叮嘱 

  一年一度的高考盛事又快开张了。报刊上充斥着“核心考点”、“8套密卷”等“高考指南”的广告,连篇累牍、洋洋洒洒。所谓“指南”,无非是猜题、摸题、押题,教点投机本事,说可学得真才实学,自然是无稽之谈。不过对时下国人,“投机”可是能得实惠的“真本事”啊!正因为如此,大概考生及其家长都认为高考期间住得离考点越近,“先机”越大。于是,考点附近的宾馆与旅店爆满,他们考期都会打出“本店客满,恕不接待”的拒客牌。那里住的不仅是考生,还有考生的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甚至姑姑、舅舅都来了。毕竟“人多势众”,可以助威,也是“机”啊!这种情景使我想起自己那会儿高考,感慨系之,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天壤之别啊!

  那是1951年,距今正好60年,一个甲子了。那阵子说是“全国统考”,实际上是分大行政区考试的,有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区。我在江西南昌高中毕业,深信毛泽东“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的断言,决心投身文化建设。北京是我国文化中心,我一定要到北京上学,报考清华、北大。

  报考这两所华北区大学,除了到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参加考试外,就得去华北区。这些大城市我都不熟,而且花费较高。我父亲原在南昌工作,不久前调到同属中南区的郑州。郑州离当时华北区的平原省省会新乡市只有一条黄河之隔。征得父亲同意,一放暑假,我就投奔郑州,乘三小时火车到新乡报考。当时我填写的五个志愿依次是:1.清华物理系,2.北大地质系,3.北大历史系,4.清华中文系,5.黄河水利专科学校。在今天的考生看来,这样的志愿简直不可思议,但当时却并不稀奇。至于为什么我要选这样的志愿,说来话长,暂且不表。

  报考后约两星期左右,我如期去新乡赶考。首先,住宿是个问题。事先从报纸上知道,全国学联发过文告,要求各地学联负责接待外地考生,解决食宿事宜。考试头天下午,我一下火车,就跑遍新乡全市,打听考生接待站,毫无下落。当时新乡这个“城市”,莫说是个省会,比南方小城镇还不如,不但没有热闹街区,连楼房都少见,像样的旅馆也找不到。走了小半天,筋疲力尽,勉强在一个骡马大车店歇脚。虽是“通铺”,人数不多,倒也宽敞。晚10点左右,倒头便睡。谁知刚要合眼,就有臭虫爬上身来,乱爬乱咬;不一会儿,它们像大群坦克往身上开来,奇痒难忍,抓也抓不过来,只好起身。好在门外露天灯下,旅客们谈兴正浓,还有打牌下棋的,我一旁观战,倒还好玩。凌晨两三点钟,人们都上铺睡觉去了。我想人一多,臭虫光顾我的概率小了,我也可安睡一会儿。岂知一躺下,臭虫们就向我这个稚嫩的身躯袭来。我百般抵御,终于招架不住,败下阵来,只好到外面转悠。没多久就5点钟了,我径直奔向考场。在那里冲洗了脑袋,希望从一夜未合眼的精神恍惚中清醒过来,并静候着考友一个个进场,等待“审判”。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1291万考生迎来2023年高考
· 今年高考结束了,高考未来再思考
· “硬核”科技元素贯穿今年高考语文试卷
· 又到一年高考时,应该让考生和家长知道高考的隐形功能了
· 加油吧,1078万考生
· 2021年高考时间公布 教育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 聚焦2020高考:今年高考题,看点在哪里
· 教育部 公安部联合指挥调度全国高考工作
· 防控常态化,高考如何战疫?
· 教育部: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