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清华百年校庆 > 文史哲大师
清华这个宝塔的基座——“人文日新”一解
2011-04-14    徐葆耕

字体大小:

  文/徐葆耕 

  当人们观赏一座巍峨的宝塔时,往往仰头瞩目于它那直插云端的塔尖;而当这座宝塔倾圮时,人们才会把目光转向它的基座。因为一座塔的倒塌,不是因为塔尖不够辉煌,而是由于那永远没人关注的基础出了问题。当今,人们大都被人生顶端的辉煌所诱惑,当怀着迫不及待的渴望去攀登时,我们吃惊地发现,那基座已经出现裂痕。无论对于一所大学还是一个人,这个基座都是“人文”。

  在清华的大礼堂里,至今高悬着一块匾额,上书“人文日新”,是由二六级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这四个字包含着清华对于大学教育的理解:“人文”始终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和基础。日新月异的人文思想像一轮不落的太阳,在这所大学饱经忧患和坎坷的每一个时期,都照耀着它,让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不致坠落;它让所有的清华人都记住:自己不仅应该学习一技之长,更应该学会怎样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儒者,视人文高于一切。《易经》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考察客观世界以研究其规律性的变化;考察人文,则是为了“化成天下”。那时候,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对于自然科学的改造世界的伟大意义缺乏认识是必然的。但,“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确是至理名言。与华夏民族同时形成的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大都已经衰落、灭亡或被打散,唯有华夏民族历经五千年磨难而仍然紧密团结、奋斗不懈。力量来自何处?主要是靠自身积累的深厚人文底蕴,支撑了五千年来这片物质上并不丰裕的“天下”。

  所谓“人文”,并非单指淹通文史或举止文雅。据《周易正义》,“观乎人文化成天下者”,系指以诗书礼乐之教而化成天下。“诗、书、礼、乐”都是“修身”,核心是“礼”。如果用现代语言阐释“礼”,就是指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的关系。归根结底就是“如何做人”。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传统为处理好这四个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它的主旨是经过冲突和斗争,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精神世界的和谐。这个和谐不是消极的和解,而是积极状态的和谐。

  古人的教诲中,贵在一个“化”字,也就是说,人文教养的形成不是靠打、压等外部强力,而是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人默化而不知”。上述四个关系中,和谐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必须坚持以积极的和谐为出发点和归宿,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人文日新”中的“日新”两个字源自《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是刻在商王汤的洗澡盆上的几行字,即“盘铭”,意思是每天都要革新涤故。人文日新系指人文知识和教养必需时时革故鼎新。从外部而言,如何在异质文化的冲击下实现中外会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就内部而言,如何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培植新的文化幼芽,也是极端重要的。十九世纪中叶以降,中国的人文改革就处在这两种因素的内外夹击之下,抱残守缺将置国家于死地,“求新”的紧迫性显得十分突出。清华就是在这种风雨如晦的氛围中诞生并承担起“人文日新”使命的。

  老清华:在“自由”前面还有“天下”

  老清华的人文氛围很浓厚,不仅表现在国学院和文学院那一连串大师的名字上,更重要的是人文在整个学校保有崇高的地位。我们从朱自清先生、吴宓先生已公开出版的日记中可以看到,清华的人文学者如何受到科技方面的大学者的尊重。朱先生与吴有训、赵忠尧、周培源等著名科学家时相过从;吴宓与数学家陈省身同居一室,相知莫逆。当时读理工的尖子学生如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等都很重视加强自己的人文修养,因为人文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学问,是安身立命之本。这种认识在当时很普遍。它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熏染的结果,特别是家庭给予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文日新”开启清华新时代
· 被遗忘的清华:国学圣殿
· 张岂之:清华的人文传统
· 人文清华
· 系列专题:人文清华 理工科院校人文气息浓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