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2009年高招
教育部:今年高考招生有六大变化
2009-06-0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相关链接:教育部:全力做好2009年高校招生考试各项工作

 

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 深入推进高考“阳光工程”

今年高考招生有六大变化

  ○平均录取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新增5省市实行高中新课程后高考新方案。

  ○加强对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的防范、识别能力和惩处力度。

  ○安排6万个招生名额,用于协作计划面向中西部6省区对口招生,免费师范生计划80%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

  ○中央部门高校属地招生计划平均减少2%,新增和从属地调出的招生计划投向中西部生源大省。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重点规范保送生等特殊类型招生。

  ○新增10省区实行平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改革的省份和考生人数“双过半”。

  “2009年高考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和扎实的工作,确保今年高考招生各项工作和谐、平稳进行。”在今天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说。记者从会上公布的信息了解到,今年高考及招生工作有6个方面的新变化,对于考生来说可谓6大“利好”。

  变化一:平均录取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新增5省市实行高中新课程后高考新方案。

  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20万名,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750万名,占73.5%。今年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较2008年减少3.8%,而今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629万,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数比去年增长4%。预计2009年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

  今年继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5省区之后,增加辽宁、天津、浙江、安徽、福建5省市,共10个省份实行高中新课程后高考新方案。

  变化二:加强对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的防范、识别能力和惩处力度。

  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高考考风考纪不断好转,2008年高考违纪率为万分之三点五,为历年最低。今年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诚信考试宣传教育,完善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和国家、省两级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查询系统,强化对违规考生的约束力。该负责人指出,今年的高考将强化考场管理,特别加强对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的防范、识别及处置能力,教育部门将积极与公安、无线电管理等部门配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利用通讯工具内外串通舞弊、雇人代考或替考、传播涉嫌危害考试安全有害信息等行为的联合防范和打击。2009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规定明确,对高中非应届毕业生报考、在高考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考或替他人考试的,不但取消今年录取资格,还要取消下一年度报名资格,对违规参加高考的在校大学生,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

  变化三:安排6万个名额用于协作计划,面向中西部6省区对口招生,免费师范生计划80%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年教育部组织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共安排6万个名额用于协作计划,由上海、江苏等14省市面向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贵州、甘肃等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6省区对口招生,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使这些省的录取率增幅高于全国录取率平均增幅。

  此外,教育部6所师范大学共安排免费师范生计划1.1万名,其中80%以上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1291万考生迎来2023年高考
· 今年高考结束了,高考未来再思考
· “硬核”科技元素贯穿今年高考语文试卷
· 又到一年高考时,应该让考生和家长知道高考的隐形功能了
· 加油吧,1078万考生
· 2021年高考时间公布 教育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 聚焦2020高考:今年高考题,看点在哪里
· 教育部 公安部联合指挥调度全国高考工作
· 防控常态化,高考如何战疫?
· 教育部: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