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大学何为:生产有用的机器?锻造和谐的人?
2010-12-08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王申/摄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因为对中国教育的深切研究与思考,也因为敢说、能说,时常语出惊人,又总能一语中的。

  ★教育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

  ★平行志愿强化了分数,是一分一分地在竞争,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开始在意“位子”,而不是教学质量。

  ★把所有大学放在一起排名是对高等教育不负责任的做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此举明显压低了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性学科,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编者按

  15年前,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摆脱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过分专业化,过于窄化的束缚,教育部先后推出了系列举措,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15年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写进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新的时代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标如何实现?努力从何开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我们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将会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

  “象牙塔”:精神实质还有多少?

  时代总是向我们提出新问题、新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牢牢扎根。但是,市场经济也是把双刃剑,在有效配置资源、激发人们锐意进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在这种潮流的冲击下,大学深深陷入了适应论、生存论和工具论的论调之中:学生读书求学似乎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个条件好、待遇高、收入高的职位,教师则往往忙于跑课题、抓项目、拿经费。

  喧嚣与浮躁充斥,校园不再宁静。难道,读书求学只是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向上流动的垫脚石?

  纪宝成:我们常用“象牙塔”来比喻大学,就是提醒世人,大学是探求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关注人类命运的崇高学术殿堂。在象牙塔里,师生们以追求真理、探求学问为目标,并在此过程中提高知识和精神修养,以达到“人性的升华”。

  当然,作为愈来愈走向社会中心的机构,大学当然不只是象牙塔;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走出象牙塔”的口号声中,实用主义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精神的光芒。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保护,似乎不再那么重要。

  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一所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确实应该严肃反思我们今天的大学在多大程度上拥有象牙塔的精神实质。我们在鼓励学生“脚踏实地”的同时,有没有提醒他们“仰望星空”?


  相关报道纪宝成:高校人才培养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过强  


  相关报道武大老校长刘道玉:办几所象牙塔式大学又何妨  


  相关报道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育是最高的善


  相关报道一位在校大学生的冷静思考:大学莫舍弃精神之本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说说大学的初心
· 6所高校,领导班子密集调整!
·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大学”“学院” 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
· 建立对大学的淘汰机制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 又一所“国字头”大学横空出世!将落户哪里?
· 世界大学智库联盟在京成立
· 万钢委员:中国需要一所核工业大学
· 李志民:大师不是靠学校培养的
· 李志民:大学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 《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发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