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新闻
74.9%的人认为“查三代”加剧“唯学历是用”
2011-06-14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吉林省某重点高校博士生刘生(化名)最近很苦恼,因为她的“大学教师梦”可能破灭。一名年轻教师不久前告诉她,现在随便什么高校招聘教师,都会要求应征者有硕士、博士学位,很多高校还要查其本科学校是否重点大学,甚至要看学生所读高中是不是市重点、省重点。

  这席话对于一直以“做大学教师”为人生目标,但“过去的学历”不太辉煌的刘生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近年来,每逢求职季,都会有一些硕士、博士曝出遭遇类似学历“查三代”的怪现象。有网友还总结出一句顺口溜:3个“985”,求职不受苦!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078人参与),57.5%的人感觉目前招聘中存在学历“查三代”现象。受访者中,92.3%的人受过大学教育。

  为什么一些用人单位喜欢“查三代”学历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生、北京市某世界500强企业职员柯汉锋告诉记者,近年来众多高校扩招硕士、博士数量,不少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也随之水涨船高,部分名企招收高学历人才从事低技术含量工作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一些知名国企、事业单位学历“查三代”的现象已成公开的秘密,并不稀奇。

  推荐阅读毕业生求职遭遇学历"查三代" 第一学历成门槛 
  推荐阅读国务院:直辖市外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
  推荐阅读“男生一斤酒女生擅歌舞” 谁在滥设招聘门槛?
  推荐阅读最新出炉:2010届本科毕业生50大高薪职业 
  推荐阅读大学生情侣牵手求职 八成招聘企业“不感冒”
  >>>点击:更多就业资讯

  柯汉锋认为,这与一些单位更受毕业生青睐有关,用人单位为了减少简历筛选过程中的时间、人力等成本,刻意提高诸如学校背景、论文质量等硬性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力资源管理分会会长林新奇认为,学历“查三代”现象,体现出部分用人单位甚至整个社会,对本科教育更加重视,以及对扩招后的硕士、博士等教育培养质量存在担忧。另外,这表明不少人对目前高考公正性、选拔区分度的认可,他们认为经过高考区分出来的第一学历相对更公正客观。

  为什么一些用人单位喜欢“查三代”学历?调查中,63.0%的人认为原因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买方市场下招聘方随心所欲;42.6%的人坦言,非重点院校的本科生可能基本功不扎实;38.2%的人选择“高考更靠得住,硕士、博士的培养水分多”。

  不过,更多受访者(70.6%)认为,学历“查三代”现象是“唯学历是用”的社会风气使然。

  对此,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首席培训师钟谷兰“非常认同”。她说,用人单位查三代学历,与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不知如何挑选合适人才有关。另外,不仅是用人单位,当前社会普遍存在“唯学历论”的观念。比如一些毕业生认为不该将第一学历作为大学教师岗位的用人标准,但如今不少大学生对“好教师”的标准,也停留在“这个教师是哪个学校毕业的”等观念上。

  柯汉锋告诉记者,自己身边虽有不少同学很有才华,但碍于“第一学历”欠佳,也没什么背景,于是一些“有自知之明”的同学,毕业期间直接放弃参加国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奔赴外企。

  “因为很多外企没有‘学历崇拜’。”柯汉锋在接触众多著名外企后发现,他们在面对能力相当的应聘者时,更愿意招收学历较低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学历较低者既然能与强劲对手旗鼓相当,说明他的领悟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更高一筹。

  哪些单位在招聘中喜欢对应聘者学历“查三代”?调查中,64.3%的人首选“政府机关”,接下来是“国企”(63.3%)和“事业单位”(62.5%)。其他还有:“高校”(37.4%)、“外企”(23.9%)、“私企”(14.3%)。7.8%的人表示“不清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评论:“学历查三代”能查出什么?
· 抢抓求职关键期 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 求职季调查:没跟上“社会时钟”节奏怎么办
· 毕业后,他们的经历有些特别
· 各地送岗促就业政策一览
· 如何升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搭建云端“职”通桥 精心护航就业路
· 海归就业进入“青铜时代”? 产业化冲淡学位含金量
· 北大明年起停止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合作办学名目繁多 招生培养授予学历等环节频出乱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