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综合研究
哈佛大学卢春玲:给儿童更好的“生命开端”
2016-11-11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哈佛大学全球健康经济和社会变革项目中心主任卢春玲:

给儿童更好的“生命开端”

  ●减少发育迟缓的成本效益比约为1︰18,早期干预是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最好投资”

  ●赋予儿童早期发展以更高的政策优先,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确保儿童早期健康发展

  2004年到2010年间,全球面临发展风险的儿童数量减少了3000万人,其中将近1/3来自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政策惠及儿童发展。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到2011年,中国面临发展风险的儿童数量在全球仍排第三位。

  儿童早期的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让幼童得到足够的养育照护,从获得营养、健康护理、安全的环境、学习和发现新世界的机会等方面对儿童早期发展进行干预,可以改善他们成年后的经济和健康状态,增进幸福。近年来,印度、巴基斯坦、智利等国家的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包括鼓励母亲产检、对照料人进行培训、对低收入群体儿童提供免费服务等,都取得明显成效。据测算,接受干预的孩童在成年后收入可以增长26%;减少发育迟缓的成本效益比约为1︰18,早期干预是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最好投资”。

  而不作为的沉重代价则是,面临发展风险的儿童平均成人收入将减少1/4,国家损失可能高达现有卫生事业总费用的两倍。

  在中国,如何通过早期发展项目让更多儿童受益?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赋予儿童早期发展以更高的政策优先,并从立法、政策和财政上支持推广家庭和养育照护的干预措施。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优先重视、出台政策乃至立法,是大规模儿童早期发展规划获得多维度协同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未来在医疗健康、教育、就业、福利保障等制度设计中,应将幼儿特别是贫困地区儿童的发展,作为重要内容。

  比如,通过立法,使新生儿父母特别是私营企业员工、农民工获得带薪产假、带薪看护患儿假以及工间母乳喂养时间,通过最低工资规定来支持新生儿父母收入,等等。

  再如,对贫困地区儿童提供免费的新生儿健康筛查、学前教育和膳食营养包;对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孕前和孕期检查,为母婴提供免费疫苗注射,摸底“早期干预”对象和数量,提高后续服务的精准性,等等,需要各领域政策协同发力。

  此外,提高执法效率、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提高卫生服务质量等,也是确保相关立法和政策发挥影响的前提。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协调多部门工作,明确儿童早期发展的行动框架。

  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全面、综合服务。目前有些国家建立专门机构协调、落实不同行业和部门的行动,有些国家由某个部委代表所有行业、部门负责儿童早期发展。中国还缺乏这样的“顶层设计”以及能协调社会各方的行动框架。应尽快成立专门机构,以解决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缺少经费和行政资源的困难。并要求利益攸关方各负其责,对“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及严格问责。

  三是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确保对留守儿童提供应有的教育、卫生和养育照护。

  目前中国超过6000万的留守儿童是需要格外关注的弱势群体。解决留守儿童发展问题需要充分发挥社区、村委的“可触可及”的管理职能,尤其是在基层党建中突出对留守儿童的服务职能,“项目到岗”“责任到人”,经济上有保障、行动上见实效。

  未来的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将会是当下对儿童投资最多的国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儿童抓起是最有效的途径,我们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投资儿童,就是投资我们的未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冰花男孩”刷屏,关爱留守儿童如何精准到个人?民政部部长回应
· 留守儿童认知危机:祖辈缺教育意识 学龄前认知迟缓
· 深观察:今天,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 西藏将从7个方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 时评:保护留守儿童立法不能太“柔”
· 关爱留守儿童 别被“带偏”了
· 浙江:立法保护留守儿童 构建全社会关爱网络
· 26省出台关爱留守儿童政策 不满16岁不得单独居住
· 流动和留守儿童保护项目启动
· 熊丙奇:关爱留守儿童 不能把他们标签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