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农村教育 > 改革探索 > 管理体制
论贫困地区教育投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
2002-02-07    西南师范大学 张学敏

字体大小:

  ----教育投资宏观调控与教育成本裣体制建构研究

  摘要:在现行教育投资体制下,由于贫困地区地方财政薄弱和因高考不断向发达地区输送人才而形成地方教育财政流失,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严重缺乏经费保障。改革现行教育投资体制既须强化“分级办学”,保证地方投入,又须增加中央和省对发达地区征收宏观调控教育税及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成本补偿税。

  关键词:贫困地区 教育投资体制 教育宏观调控 教育成本补偿

  我国教育投资体制自建国初50年代实行的集中统一体制和1957-1979年期间实行的“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之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这不仅对缓解中央财政的紧张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对地方投资办教育也是极大的激励。1984年、1986年我国又先后开征了专门用于中小学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城镇教育费附加,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井提出了以国家为主体,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措施和办法。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给我国地方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此我国的教育发展有了新的支持机制。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上述改革措施为其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更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笔者曾于1997年和2000年两度考察重庆市三峡库区一些国家或省级贫困县。他们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普九”,准备迎接验收检查。1997年调查时,发现他们一方面在抱怨农村教育经费极度匾乏,另一方面仍然不遗余力地筹措教育经费,特别贫困的乡镇甚至以向每个村民集资(实为“摊派”)3元、5元、10元、100元不等的方式兴建或改建村级小学或乡中心小学。2000年考察时,有的县“普九”已验收合格。笔者所见已是“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的新景观,校内的教学设施也正在向城市学校水平趋近。此情此景让人惊喜。

  然而,惊喜之余也发现落后地区的教育困难重重,其首要的仍是教育经费极度匾乏。各县每年已拿出全县财政的50%以上、乡镇拿出80%以上用于教育支出。但毕竟全县财政和乡镇财政的总数有限。以奉节县为例,1999年财政经常性收入为8451万元,在此基础上的教育经费比例能够维持教职工的工资已算万幸。奉节县1999年小学生生均事业费仅为235元,主要用于教师工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仅为4.80元。在非常贫困的山区还远低于此。有些已通过“普九”验收的乡镇和县的教育干部颇有难言的苦衷。如巫山县刚刚通过“普九”验收,教育局机关正常工作的电话费用已无力承受;奉节县近年来累计财政赤字3829万元,政府也有难处,“普九”验收过后紧缩开支势在必然;有的地方靠农民集资建起了学校,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终究不能依靠本来就囊中羞涩的农民承担;有的地方靠三峡库区建设中的对口支援政策或者“希望工程”等外部输血方式筹建了学校,但总是靠外援也不是长远之计。

  笔者调查上述贫困地区时还发现,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极大地刺激了政府和民众的办学热情。在多年业已形成的城乡人口流动、社会人事等制度禁铜条件下,青年学生唯有通过高考这一相对公平、凭自身努力的竞争而走上摆脱贫困、改变身陷山区处境的绿色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试教育”获得强有力的社会支撑,地方政府也把高考视为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于是,地方财政倾力扶持重点中学,牺牲大量的一般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也在所不惜。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把高考升学率每年提高若干个百分点做为奋斗目标。忠县历来是重庆各区县中的高考录取大县,升学人数从80年代初期的100人左右逐渐升至2000年的1400多人,这是忠县各级政府和全县人民20年来将心血倾注于教育结出的硕果。

  贫困地区在地方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能获此成果实在让人感叹,他们不仅以贫困的财政勉强支撑起地方教育事业,而且每年还争先恐后地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输送生源,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后备力量。

  这些贫困地区虽然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学子奔向各大中城市的高校就学,但每年回到本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却不足十分之一,更少有外籍毕业生来当地工作。这些学子终于跳出农门到大城市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经济发达地区贡献力量。而在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贫困地区将主要的教育资源用在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来培养这些学子,因此可以说,他们走向大城市,使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富集和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凝聚着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结果。这便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局面:一方面贫困地区教育财政匾乏,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又以牺牲大量一般学校教育发展为代价努力向外输送人才,实则输送本地区有限的教育财政,结果正如当地民谣所传:“人才辈出,山河依旧”。投资办教育并未使贫困地区改变落后状况,而是在耗费贫困地区的财政资源,为发达地区作无偿贡献。

  贫困地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矛盾现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地方经济本身落后,财政来源极为有限。无法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经费的落实和支撑教育事业的运转与发展这有历史的因素,有地理区位的因素,有地区文化观念的因素,也有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等因素,致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徘徊。反映在教育上,自然就没有保证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

  2“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投资体制很不利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这种体制虽然消除了统收统支集中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投资办学的积极性,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

  由于过分强调依靠地方政府投资办教育的作用,忽视地区间客观上存在着发展差异和不平衡,使处于整个教育事业基础地位的基础教育的国民性和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很难得到真正体现。相对于政府和社会教育资源充足的发达地区,现行体制并不利于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筹集,也不符合基础教育大众化、民主化的基本宗旨。

  3教育成本意识缺乏,以不公平的教育成本分担方式要求落后地区的政府和个人独立承担教育成本“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实际隐含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原则。但教育活动不是一般的经济活动,与一般经济活动相比,它的利益相对可分性很低,其产品的公共性则很强。因而,教育的投资者很难获取教育投资的效益,“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经济原则在教育上往往失灵。在贫困地区,出现的是一方面地方教育投资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又倾力投资教育,为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输送大学生这样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而发达地区没有支付任何教育成本,至少没有支付这些学生的全成本中的前期成本。然而,多年来从上至下都默许了这种不公平的教育成本分担方式;贫困地区地方政府也缺乏成本意识,为了求得本地区教育的虚假发展,还努力追求高升学率,一任本地区独立承担起发达地区无偿占去的那部分教育成本。在经济水平不能得到根本转变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教育财政便越发虚弱,其全民性、普及性和基础性教育发展难以为继。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集大诚毅学院创新体制求发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