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掏高价、舍近求远去挤热点初中了!”近日来,石家庄市小学6年级的学生家长们相互传递着这样的喜讯。而家长们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石家庄市刚刚出台的一项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政策:省级示范性高中50%的公助生指标按规定分配到初中,而去年分配指标只有30%。这意味着学生不上热点初中,将来上优质高中的机会可能更大。
家住在石家庄市桥西区西里小区的谷师傅,女儿今年小学毕业,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在10名上下。谷师傅本来打算掏高价把女儿送到一所较远的热点初中,以便女儿将来能考一个好高中。今年的高中招生政策出台后,谷师傅仔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把女儿送到热点初中,孩子的成绩可能属中下游,将来靠高中分配指标进入优质高中可能性不大,而凭实力考入优质高中把握性也不大;而如果选择就近的一所非热点初中,孩子的成绩应该能保持在前10名以内,这样靠分配指标进入优质高中的希望就很大。经过这样一番分析,他决定让孩子选择就近的初中就读。
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王文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高中招生政策实施后,随着热点初中的“降温”,非热点初中的生源质量会明显提高,非热点初中与热点初中之间在生源质量上的差距会大大缩小,而生源质量的均衡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条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