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5月5日: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2017-05-05 科学网论文频道

  最近,网上疯传这样一则故事:

  在红楼大观园里,林黛玉的任务是葬花,薛宝钗是扑蝶,而史湘云则是女红刺绣。

  每天三姐妹的生活是这样的——

  天不亮,林黛玉扛着她的丈八蛇矛,挑着两大麻袋花骨朵,就出发了。

  正午后,薛宝钗举着黑色大铁扇子,动作迅猛,旋风一般,扑向蝴蝶。

  深夜里,史湘云拈着一根青龙针,坐在冷板凳上,手腕上下翻飞,眼花缭乱。

  重点来了:年深日久,三姐妹因此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变成了武林高手。等闲5、6个小厮丫鬟近不了身。人送绰号豹子头林黛玉、黑旋风薛宝钗、九纹龙史湘云:)

  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就像做科研,要能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取得成功。你们说对不对呢?

  来看上周(4月24日—30日)paper排行榜~~

  第十名: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材料应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李家星课题组基于对等离子体改性材料的研究,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方法成功设计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的鳞片石墨材料,实现对U(VI)的高效富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环境类核心期刊《ACS可持续化学与工程学》上。

  第九名:研究发现蜡虫能分解塑料

  通常,塑料很难分解,而人们每年能消费数万亿的聚乙烯塑料袋。不过,研究人员4月24日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报告称,他们可能找到了解决塑料污染的方法。而主角就是一种被称为蜡虫的毛虫。进一步研究显示,蜡虫能在1小时内破坏一个塑料袋。12小时后,塑料袋在蜡虫的饕餮下明显减少。研究人员还发现,蜡虫不仅吃掉了塑料,还在体内将聚乙烯转化为了乙二醇。

  第八名:细胞运载二维纳米材料高靶向光热治疗癌症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研究员喻学锋、王怀雨等在细胞运载二维纳米材料光热治疗癌症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巨噬细胞运载的Bi2Se3具有长血液循环功能,巨噬细胞能克服体内乏氧相关的生物屏障,靶向渗透肿瘤组织提升二维纳米材料的肿瘤靶向给药以及光热治疗效率。同时,巨噬细胞运载的Bi2Se3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治疗结束后的25天内,大部分的二维纳米材料都可被机体排出。

  第七名:全球升温须控制在1.5度以内

  “全球升温2°C,干旱半干旱区将承受玉米减产、地表径流减少、干旱加剧和疟疾传播等气候灾害。”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贫穷落后的干旱半干旱区虽然排放的温室气体微不足道,但其承受的气候灾害却比高温室气体排放的湿润区发达国家严重得多。为进一步遏制全球变暖对干旱半干旱区的灾难性影响,有必要使全球升温控制在1.5°C以内,并且发达国家有义务承担更多的责任。该成果4月24日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

  第六名:裸鼹鼠首开哺乳动物无氧存活先河

  裸鼹鼠是实验室里的超级英雄。它们几乎没有衰老的迹象,对某些类型的疼痛具有抵抗力,几乎从来不得癌症。如今,科学家又发现了裸鼹鼠的另一个超级功能:这种动物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生存超过18分钟。从本质上说,它们的身体从使用一种“燃料”切换到另一种“燃料”的策略可能带来在人体中抗击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新方法。

  第五名:FeSe单晶的高压霍尔效应研究获进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极端条件物理实验室与国内外多个课题组合作,通过详细的高压下电阻率测试,绘制了FeSe单晶完整的温度-压力相图,揭示出高温超导相恰好出现在长程磁有序消失的临界点附近,与FeAs基高温超导体系类似。为了进一步揭示其高温超导的机制,高压下的电子结构信息至关重要。然而,高压下无法开展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测量,而量子振荡测量也非常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难点,他们详细研究了FeSe单晶高压下的霍尔效应,首次获得了FeSe单晶高压下的电子结构信息。

  第四名:人造系统维持动物生存时间创纪录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4日公布一项发育生物学重要成果:美国科学家报告了一个可在外部人造装置中维持超早产动物生存的系统。试验中的羔羊存活了四周,这是迄今为止在所有外部人造装置中维持动物稳定机能的最长时间,且可保持正常生理状态,而此前的技术只能让动物生存几天。

  季军:人工智能也有“偏见”

  人工智能(AI)的一个最大前景是没有琐碎的人类偏见的世界。其想法是利用运算法则会给男性和女性平等的工作机会,用大数据预测犯罪行为可回避政治监管中的种族偏见。但一项新研究表明计算机也会产生偏见。特别是当它们向人类学习时,当算式“狼吞虎咽”地收集大量人类书写的文本词义时,它们也采用了非常类似人类的思维模式。

  亚军:研究揭示“夸克汤”中奇异现象

  《自然—物理学》4月24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欧核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质子对撞时产生了大量含有奇夸克的粒子,且数量出乎人们的意料。在该研究中,欧核中心ALICE合作组的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的Enrico Scomparin及同事,首次在对撞轻得多的质子时观测到了这一现象,研究者并未预期在此类对撞中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冠军:新工具可显示多种肠道细菌

  肠道细菌对人体健康有广泛作用,但目前人们还缺乏探索微生物活性和宿主生理机能相互关系的工具。近日,两个独立研究组在《细胞》杂志发表论文称已经克服了这一障碍,开发出能同时显现多种肠道细菌的新工具。该方法有助于研究人员基于其发出的不同色彩,探明细菌在肠道中的位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