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我国大洋第29航次科考结束 探查到太平洋稀土
2013-11-07 人民日报

  历经163天,航程2万海里。11月6日,中国科考船“海洋六号”搭载我国6000米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抵达位于珠江口的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这标志着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学考察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首个大洋航段调查胜利结束。

  分4航段开展资源、环境、生物等调查

  今年5月28日,“海洋六号”从广州起航,先后在位于东太平洋的我国多金属结核矿区、克拉里昂—克里帕顿断裂区(CC区)、位于西太平洋的我国富钴结壳矿区采薇海山和中太平洋海盆等4个区域开展资源、环境、生物等调查,包括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二所、一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13个科研单位95名科考队员参加本航次科学考察。这也是“海洋六号”执行大洋科考人员轮换最多的一次。

  第二、三航段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方兰介绍说,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考分为三个航段,此外在第一、二航段之间增设中国地调局大洋稀土资源专项调查航段。在不同的航段,“海洋六号”分别完成了采薇海山矿区资源与局部区域详细勘探,CC区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新资源调查及对6000米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应用性试验。与此同时,同步在各调查区开展环境、生物调查,特别是在CC区进行了大范围多手段的综合环境调查。此外,在中国地调局航段开展了深海稀土新资源的探查工作。科考队员采用多种手段,系统开展了太平洋稀土等新资源潜力探查,进一步验证了其分布状况。

  2013年7月19日,国际海底管理局核准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提出的3000平方公里富钴结壳矿区勘探申请。在本次科考航次中,科考队员首次在位于西太平洋的我国结壳勘探矿区进行了多手段详细勘查,为结壳资源评价和下一步工程勘探部署研究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并成功实施了长周期环境观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