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2024两会丨关于高校科技,16位大学书记校长有这样的心愿
2024-03-12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号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最佳实践载体,是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高校书记、校长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和建议?我们一起来看看~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校是重要力量,要着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化改革,一体推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说,要把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向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的新跨越。

  金力代表说,高校要大力培养创新者,加快走融合创新之路。要发挥高校基础学科优势,与头部企业合作办新工科,协同攻关、合力育人,增强引领产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他建议,支持高校构建长周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把产教融合纳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校与企业协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代表:支持学科特色型大学做“单项冠军”

  “建成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既需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更需要建强一大批在各自学科领域独占鳌头的学科特色型大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此前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建强学科特色型大学”提出中肯建议。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据统计,2023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王焰新认为,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由“大”到“强”,不仅需要建成一批综合实力强、整体水平高的世界一流大学,而且需要建强数量众多的学科特色型大学。

  “学科特色型大学”是指在相关学科领域形成明显比较优势和显著特色的大学。这些大学在特定学科领域具有明显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在服务特定社会需要方面具有良好传统,并对相关产业及其发展有深刻理解。

  王焰新表示,学科特色型大学应国家建设需要而生,为国家培养了数量庞大的高级专门人才,长期深耕特色学科领,在相关学科专业具有深厚的积淀和底蕴。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我国学科特色型大学数量众多、在学规模巨大,与国家及地方性的行业、产业联系更为紧密,一些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甚至在某些领域具备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学科特色型大学都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王焰新建议,从战略高度研究部署学科特色型大学建设发展的问题。比如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建强学科特色型大学出台国家和地方专项行动方案;统筹中央、地方、行业和产业力量,在办学自主权、人才、经费、基础设施方面为学科特色型大学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他建议,深化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和评价改革,支持学科特色型大学争创单项冠军、区域冠军。结合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组织专门力量,研究调研学科特色型大学建设评价问题;强调以贡献为导向,以成果论英雄,打破大学资源投入和评价的“身份”陷阱和大而全的定量指标导向,不以大学的“帽子”来讲投入,建立以质量定性评价、促进发展增量为主导的教育评价观。

  他还建议,推动学科特色型大学转型升级。根据需要安排紧缺关键领域重要人才培养、重要学科建设、重点领域发展等重大战略,促进学科特色型大学更加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更加主动回应行业和产业需求,强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四链融合”(即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更加主动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

  “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成果,把建强学科特色型大学与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统筹起来,双管齐下、同等重视、全力支持、持之以恒,必能形成高等教育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王焰新表示。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委员:一流大学要勇担兴教强国新使命

  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如何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在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看来,一流大学应聚焦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要求,主动担负起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肩负起兴教强国的新使命。

  一流大学该如何发挥战略性作用?任少波建议,要建好筑牢三个国家战略基地。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必须主要靠自己来培养。”在任少波看来,发挥一流大学战略性作用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打造引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国家战略基地。大学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既要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勇立潮头,同时也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二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围绕“四个面向”着力推进引领性创新和有组织科研,培育更多原始创新和重大攻关成果。三是构建区域创新策源的战略基地。任少波表示,一流大学要以服务求发展、用贡献求辉煌,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策源地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落脚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看,需要一流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努力让高等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任少波说。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委员:扎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过去10余年实现了量的增长,也迎来质的提升。目前,中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到2.4亿,高校整体实力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明显增强,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有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表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从国家紧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快推进高峰学科建设,加快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产学研协同和有组织科研。同时,引导学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想问题、多思考,主动奔着科学前沿、技术短板做研究、搞创新,以解决“卡脖子”问题、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尽职尽责躬耕教坛、报效国家,稳扎稳打守正创新、强基固本,创新创优扩大开放、增进合作,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新成效。

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委员:构筑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旋转门”,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世界新形态,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工程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认为,为进一步加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应加快完善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激励性文件与措施,构建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双向流动的“旋转门”制度,并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

  卓越工程师作为工程技术的主要创新者和实践者,是应对国际竞争和国内发展的战略需要,是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2022年2月,中组部牵头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2022年9月,教育部设立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建设单位;相关高校不断加强与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然而,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约束。”龙腾表示, 一是切实有效的政策激励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二是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三是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尚未完全建立。

  针对上述困难和约束,龙腾提出,一要完善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激励性文件与措施,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关教育培养、发展规划、财政金融、引人用人、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从知识产权归属、技术转移、企业税收等方面构建多元协同的校企合作政策体系,调动地方政府、学校和企业的联动育人积极性;加大经费投入,支持卓越工程师培养。二要构建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双向流动的“旋转门”制度,吸引具有重大技术攻关能力和工程技术研究能力的企业人员担任校外导师,完善育人机制;搭建校内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的工程实践平台,深入产业一线理解工程需求、产品研发、知识产权等。从职称评定、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完善相应措施,实现学校和企业间的导师双向流动。

  “此外,还应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抓手,由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共同牵头,产业部门协同推进,引入行业(学会)资源,构建学位授予标准和资格认证标准的统一框架及评价参照体系,完善工程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龙腾表示。

  北航党委书记赵长禄委员:提高一流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表示,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离不开高等教育资源的强大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当前,高校在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人才培养质量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契合度不够高,科学研究主动融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足,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高校科研在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等等。

  赵长禄表示,要统筹把握高等教育规律与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规律,强化高校学科建设内涵与服务面向协同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机制,重点面向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装备等优势产业领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重点领域,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把高校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赵长禄建议,支持高校凝练并稳定发展一批学科方向。鼓励高校在一级学科下凝练一批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同时积极推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赋能传统学科方向。以服务新型工业化为牵引,以一流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为保障,提高一流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不断增强支撑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同时,高校要充分考虑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背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赵长禄提出,要稳定支持构建一批集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完善产学研用深度协同的长效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提升整体效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出台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企业实质性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与重大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在强化学生基础理论功底的同时,着力培养技术科学的横向交叉能力、纵向贯通的实践创新能力。支持围绕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领域应用场景搭建早期训练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在人才支撑方面,指导校企建立人才互聘机制,鼓励科研骨干按需在企业、高校之间流动,破除体制壁垒,增强激励保障。

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代表: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为基础研究注入强劲效能

  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实现“从0到1”的突破,是从基础研究迈向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应当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成为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突破的主力军。

  包信和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聚焦国家急需领域,相继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碳中和研究院等,推动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碳中和等方向人才培养创新,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推进科教融合,大力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为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学校探索实施长周期柔性考核机制,以“阶段考核”代替“年度考核”,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出台系列支持举措积极鼓励青年人才“揭榜挂帅”,挑战前沿科学领域、冲击顶尖科学问题。

  “加强基础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担当。” 包信和说,高校在建设和发展中要始终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重大任务,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再通过输出尖端科技人才来充实国家科研和行业力量,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更好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和科技强国建设。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代表:激发高校科技创新效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高校作为科技、教育、人才的关键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认为,“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高校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主动适应科研范式变革,从而充分激发高校科技创新效能,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

  张晓宏建议,强化有组织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领域重大共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有组织产教融合,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同题共答能力;深化有组织人才培养,夯实高水平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根基。“推进有组织科研,归根结底要靠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张晓宏代表说。

  “在‘破五唯’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分类评价体系改革,优化学术评价环境。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相结合,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导向,强化‘团队制’‘长周期’评价机制。”张晓宏代表表示。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代表:高校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在吉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表示,高校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应有的放矢培养紧缺人才。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交汇点,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双重任务,可以说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张希表示,从基础研究突破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政府、高校、企业等需要协同合作,形成一条促进科技成果产生和应用的创新链。

  张希介绍说,近年来,吉林大学聚焦吉林省“四大集群”“六新产业”等战略部署,推进与省内各市(州)的创新发展合作,并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和国家重大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新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仿生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新设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专业学位博士点,有的放矢培养紧缺人才。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新产业发展,都需要一批又一批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新时代劳动者。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张希说。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代表:依托未来产业科技园 以“四链”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让领军企业充分发挥‘出题人’‘阅卷人’作用,以研发投入为‘指挥棒’,引导高校主动打破信息差,让应用研究成果适应产业需求,赋能壮大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是解决科研供需对位、探索更高效科研成果转化的全新载体,让一流高校的创新链、人才链优势与一流企业在产业链、资金链的优势共同促进“四链”深度融合。

  尤政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角力的新赛道。我国发表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居于全球前列,如何及时将这些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至关重要。

  2022年以来,有关部门启动了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及培育工作,依托高校优势学科,既联系产业需求侧,又连接科技供给侧,通过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让一流高校的创新链、人才链优势与一流企业在产业链、资金链的优势结合,共同促进“四链”深度融合。

  “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是解决科研供需对位、探索更高效科研成果转化的全新载体。”尤政说。围绕为更好发挥平台功能、释放校企联合创新的动能活力,尤政提出相关建议:

  一是“用为导向”,在研发投入渠道和评价机制上,为科研成果涌现和转化护航。释放创新活力,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需要教育、科技等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让领军企业充分发挥“出题人”“阅卷人”作用,以研发投入为“指挥棒”,引导高校主动打破信息差,让应用研究成果适应产业需求,赋能壮大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高校自身也在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中,壮大学科发展,形成产学研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是畅通渠道,为领军企业参与并发挥作用提供便利。实现产业整体跃升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领军企业的牵引。其中,国资央企肩负着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任务,需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加强重点领域研发投入,提高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无论是在功能实现,还是关注的重点产业领域方面,都与未来科技产业园高度一致。因此,加强领军企业与高校等创新环节的互动,并形成创新联合体,有助于更高效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以应用为牵引,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引擎。

  三是金融支持,建立基础研究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政府引导和金融服务为抓手,建立健全科研成果作价入股等配套机制,精准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产业创新链的资金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给予股权融资支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供需精准对接,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委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杨振斌认为: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不断强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拓展多边合作,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人才的国际流动,吸引和留住全球范围内的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和人才的跨国合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进一步探索超常规、长链条的基础研究未来顶尖人才培养模式,对有潜质学生早发现早培育,推动教育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杨振斌指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AI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而产业变革又赋予生产力更多的时代特征、科技含量和创新内涵,使之呈现出与传统生产力不同的面貌。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关键都在科技创新,重点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

  “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杨振斌表示,高校应发挥优势,加快科研组织模式和范式变革,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高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应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同时也应积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夯实基础研究与基础人才沃土,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增强发展新动能。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引擎,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对此,南开大学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效明显。”陈雨露代表建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快原创性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全链条支撑。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为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提供智力支持。

加快农业强国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委员:高质量办好科技小院,更好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带来一份与“科技小院”相关的提案,提出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建设国家示范性科技小院集群等建议。

  钟登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科技小院已进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赋能乡村振兴的“3.0+”阶段,对标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必须加快推进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

  钟登华建议,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加强统筹规划,突出校地协同,以县为单位,布局建设国家示范性科技小院集群,打造“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助力粮食安全和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小院的建设发展和作用发挥,为推动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科技小院的下一步发展,钟登华建议,应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建设科技小院。围绕农业强国、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地区等区域开展科技小院建设。

  二是布局建设国家示范性科技小院集群。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加强统筹规划,突出校地协同和校际合作,以县域为单位,布局建设国家示范性科技小院集群,打造“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助力粮食安全和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强化校际、校地协同和多学科交叉。充分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在科技小院建设的作用,实现多方互动、协同共育和多向赋能。探索在农业博士、硕士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推广科技小院模式,拓宽科技小院人才培养覆盖面、科技创新领域和服务功能,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四是推进科技小院国际化建设。加强国内科技小院的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建设海外科技小院,为全球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输出中国模式、传播中国经验。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代表: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高校是这三者最集中的交汇点。”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说:“担任人大代表以来,我的建议都与更好地发挥高校的这个主力军、交汇点的作用有关。”

  今年,他着重关注进一步深化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今年关注竞争性经费如何用好,如何发挥更大的激励支撑效果”。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支撑。高松说:“这是保障激励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地完善科研经费制度非常关键。”

  “近年来,我从不同的场合了解到在科研经费特别是纵向科研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少堵点痛点,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充分发挥科研经费效能,并以此作为切入口,释放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科技自立自强。”高松说。

  对于科研人员需要赋予他们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等更大的自主权。“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科研项目管理对研究目标、任务和成果有明确要求,对科学研究自由探索的‘包容度’略显不足。”高松调研发现,多头重复检查、检查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加重了科研人员事务性的压力和责任风险。

  除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还有一个重要主体--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现实的科研生产中,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为科研活动提供人员聘用、水电、房屋、大型公用仪器设备等保障性资源,是科研人员正常并可持续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然而目前各承担单位跟科研活动相关的运行成本得不到有效补偿,不利于持续激发科研承担单位有组织创新的活力。”高松说。

  为此,高松建议,优化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分类管理科研项目,扩大科研经费“预算包干制”的试点范围,为杰出科学家和基础研究领域优秀青年人才提供稳定长期的支持,鼓励青年学者长期潜心基础研究,完善对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运行成本的补偿机制,激发承担单位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科研长期健康发展。“这既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又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形成新质生产力。”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以有组织科研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发代表委员广泛关注。如何以有组织科研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提出了建议。

  严纯华表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用好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以有组织科研加快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持续构筑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培育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一是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主攻方向布局大平台,搭建有组织科研的载体,提高体系化、建制化建设水平。

  二是以破解关键技术难题和联合技术攻关为问题导向凝练大项目,健全重大任务组织机制,有组织地主动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科研任务,建立重大任务联合研究机制,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三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目标牵引组建大团队,在实战中发现和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要让更多的博士生以及硕士生、本科生中的优秀人才,参与到重大科技任务或工程中来,在高水平科学研究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这样一来,高校就能够依托平台、项目和团队,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等资源形成有效合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切实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严纯华说。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代表:“跟跑”“并跑”“领跑”,跑出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度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回答记者提问。当被问到,如何有效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级,如何提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加速度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给出的答案是:在资源投入上“跟跑”,在校企合作上“并跑”,在抢占制高点上“领跑”。

  “‘跟跑’是指稳定投入的增长速度要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发挥调结构的杠杆作用,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丁奎岭表示,长期以来,不少高校都面临科研特点和科研投入不匹配的矛盾。数据显示,自基本科研业务费正式实施以来,年平均增长率为9.87%,而高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投入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3.44%,远高于前者增幅。

  丁奎岭认为,稳定的科研资助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压舱石、科学家投身科技攻关的定心丸。过多的竞争性经费可能让科研从“以目标为导向”转为“以项目为导向”,影响有组织科研长期性、系统性布局,削弱科学家攻关科技难题的精力与定力,不利于形成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成果。“要进一步统筹中央、地方、高校、企业等多元化资源投入,构建一个涵盖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稳定资助体系。”

  而“并跑”,指的是深化高校与创新型企业的协作融合,发挥强耦合的双主体作用,形成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校和企业同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打开边界,形成‘目标共识、人事共通、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丁奎岭指出。

  “‘领跑’指的是准确把握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重点,发挥指引方向的头雁作用,引领高校科技创新进程。”丁奎岭说,科技创新不能蛮干盲干,要有指挥棒、有方向感,坚持走结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找准、找对需要攻克的制高点,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竞争壁垒。

  “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我们不但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全局观念和前瞻判断力的战略科学家,还要引育更多前沿领域的全球顶尖科学家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形成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梯队,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领跑者’。”丁奎岭表示。

  来源 | 高校科技进展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光明日报、光明网、中国科学报、中国新闻网、上海证券报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