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透视国家科技奖:我国一流科技人才依然短缺
2013-01-23 光明日报

  2012年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了第十三届获奖者——89岁的郑哲敏院士和74岁的王小谟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这是该奖项自2000年后第9次空缺。

  “91岁”与“30年”

  “国家科技奖的评定结果,折射出我国一流科技人才依然短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说,“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根本在人才。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拔尖创新型科技人才,需要引起国家层面以及全社会的进一步重视。”

  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结果一经发布,即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自2000年创立“国家最高科技奖”至今,22位获奖人得奖时平均年龄是82岁,低于70岁的仅1人——时年64岁的王选,而获奖时年龄最大的两位科学家,获奖时都是91岁。今年获奖的王小谟院士为74岁,相对还是较为年轻的。

  据了解,国家科技奖每年评选一次,分五大类: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其中最高科技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主要是奖励个人,其余三类主要是奖励项目。

  “由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象是个人,奖励的重点难免着眼于科学家的‘综合成就’,所以最终遴选下来,也只能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获奖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这样分析。

  此外,人们还注意到,在22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中,他们获奖的时间与他们从事研究所取得成就的时间差距都在10年以上。其中有一半人数的时间差集中在20至30年,有8位院士的时间差在30年以上。

  “从人才激励的效果来看,‘奖当其时’非常重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马抗美表示,“人才的创造力最活跃的年龄还是在30至40岁,还是应该通过激励手段鼓励这个年龄段的人出重大成果。”

  “13年”与“9次空缺”

  统计显示,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从2000年的2500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57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但这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依然空缺,这是该奖项自2000年后,13年来第9次空缺,也是连续第4年出现空缺。

  国家科技奖励办有关负责人解释,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对象必须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所谓“重大科学发现”,须具备三个条件: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缺一不可。此外,自然科学一等奖必须要获得评审委员会2/3以上的选票,差一票都不成。

  “自然科学奖体现着中国科研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吴江指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空缺暴露出我国科技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短板。这与长期以来,对基础研究投入较低、重视不够密切相关。根据2010年的科技年鉴,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比例仅为4.57%,而同期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都超过10%。投入不足,必然影响科研工作者对基础研究的热情。

  “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马抗美说,我国很多科研项目都是政府主导的。有些科技工作者为了获得政府支持,专注于短时间内最热门的科研项目。而从古今中外的科技史来看,能够出大成果的科研项目,往往需要科研人员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安排,在内因的驱动下,才能长期、冷静地进行深入研究。

  “重大原创性成果的取得,是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和长期积累的,不可急功近利。”吴江说,以往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陈景润等人,之所以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着杰出造诣,都是因为他们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从事基础性研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