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双一流”名单出炉,校长们怎么看?
2017-10-10 知识分子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以国际化撬动双一流,“一流科研团队、一流科学家、一流教学团队”将使化工大学奔向“双一流”。

  陈志文:现在,国家推动了“双一流”建设工程。在某种程度上,她给特色鲜明的高校一个更大发展的机会,您是怎么看的?

  谭天伟:确实是这样,“双一流”从名称上你就可以看出来,其是要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当然,这其中有两层的含义,第一层含义为中国特色,第二层含义为国际一流。中国特色以我的理解,其一为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其二是要为中国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我校这所以理工为特色的大学来看,就是能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服务,而不仅仅是发表一些文章。我们这样的一所学校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也有一定基础,这本身就是我们的特色。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比如,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过去我校在行业里做的横向课题特别多,在行业内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现在我们要“拧成一股绳”,这一次我校的“双一流”建设配套办法——“一流科研团队、一流科学家、一流教学团队”都启动了。一流科研团队就是围绕着国家重大需求,形成团队作战,因为高校过去的评价机制以个人为单位,或者小课题组的这种方式。这种方式解决重大问题是不行的,重大问题必须以团队为建制来攻克。但是团队怎么来考评,这在过去一直是难题。比如在团队中,有的人是出去冲锋上阵去“拿钱的”,还有的人具体去做工业化的,还有的人做服务支撑的。在过去,这种团队都是个人考评,所以作为支撑人员来讲,他的积极性不高——跟着你干,他自己上不了场。我们现在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不对个体做考评。我就对你的团队进行考评,然后把绩效都交给团队负责人,让他根据每个人贡献的大小来评断,这样我们就打破了过去的身份界限。现在,团队中做服务支撑的人绩效可能比一个教授还高。

  关于一流科学家的方面,我认为这是面向国家的需求,我们要面向国际一流。什么叫国际一流?那必须在国际平台上进行参照比对,大家共同认可的。比如,获得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这种国际上公认的大奖。另外,高水平文章及其被引用的情况、其他人认可你开辟的某个新的专业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流科学家就是要做国际最前沿的东西,你的文章要发表在最顶尖的刊物,你要引领一个领域或是方向。

  但是,我觉得你仅出一批国际一流的成果不行,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加力。人才培养方面难以衡量,周期比较长,影响因素又比较多。比如,实行的教学改革怎样才能确认有效?因为真正看出有效要在学生毕业后体现在未来他的工作之中。我们经常说培养了多少杰出的校友,但是大家不应该忘了现在的杰出校友实际上是以前培养的,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是有滞后性的。因此,这也是教育最难衡量的原因,国外也一样。国外一般评价教育状况就会说培养了多少校友,但事实上他并不表示当下,而是表示之前的效果。

  当然,它也有一个传承的问题,很多杰出的大学都有一些非常好的传统。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这一方面如何衡量,肯定是一个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我校以“一流教学团队”来破解。在培养人才方面,我认为首先是看有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课堂中采用的互动研讨方式能够培养学生敢于置疑的能力,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效果就非常好,因而我觉得课上的时间不能全都是教师讲课的形式。现在的信息手段发展到这种程度,我认为教师的PPT、讲稿、书都可以直接给学生,而应把课堂上应有的更多的时间放在讨论方面。教育的真谛就在于课堂上的教师和一个个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才能成为一流的教学团队。

  陈志文:双一流建设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师资队伍建设,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谭天伟:中国实现双一流最大的抓手还是师资队伍。现在来看,我们跟国外高校的差距最大的方面绝对是师资队伍。不单是我们这样的学校,就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它跟国外前10名的一流大学差距最大的方面也是师资队伍。因此,我觉得我们中国“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如果哪天哪所院校,它某一领域的师资队伍是国际上最强的,对于相关学科的人来讲,它一定就是一所一流大学。

  具体到落实方面,我认为突破口和抓手就是国际化。我记得当时我就提出来了“2111”,一个2,后头3个1。2代表的就是我们学校一定要打开国外有重大意义的两个合作基地,一个在美洲,一个在欧洲。3个1分别为每一个学院都要和国外一所实质性的、对口的一流大学里的院和系进行合作;每一位教授都要与国外知名教授进行合作,合作方式包括联合发表文章、联合申请项目、人才培养等;我们每年有出国经历的学生增加1%。国际化最终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开阔视野,我认为视野有多宽,事业就能走多远。过去我们这样的行业学校,由于学科面窄,大家都是小富即安的状态。一旦有些项目,日子过的还不错,一来二去就消磨了上进心,以至于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2012年,我们暑期搞了国际论坛,每一个学院都要请10个以上的海外知名专家,每个学院都要搞一个论坛,先把氛围造起来,将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那开始就有了国际合作办学的热潮,成立了第一个联合实验室。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在2013年的下半年去了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几所学校一起协同建设了国际软物质中心。这个中心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把海外最有名的教授,请到了在北京化工大学来搞科学研究,他可以出一流的成果。而且,他还能跟我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在这方面意义更为重大。

  另外,刚好2014年下半年的时候,北京市有搞高精尖中心的想法。我们邀请了北京市委的领导来我校搞调研,借此机会也宣传了一下我们的中心。因此,在2015年第一批北京启动的高精尖中心就有我们学校。当年北京市就支持了我们1个亿的资金,这样连续支持就至少有几个亿。而且,每年经费中的70%,即7千万是人员经费,我们已经用经费聘了6个院士、5个“千人”。这样,我们高国际水平的团队就起来了,把师资队伍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在最顶级的国际刊物上已经发表文章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把这些国际一流的人才吸引来之后,虽然他们并不能全职在我校任职,但他们必须在我这里讲课、搞科研。另外,我还给每一位大牌专家提了要求,你必须要给我引进一个“青年千人”水平的人。这样陆陆续续的,他们又推荐了一批年轻的全职英才。

  在国际化方面,我们也在沙特等国家建立了联合中心,在国外我们也要落地,把我们的技术慢慢向国外转移,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