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中国工程院和工程科技界的科学道德建设
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
(2009年6月29日)
一、科学道德建设工作的简要回顾
中国工程院成立以来,坚持把院士队伍建设作为工程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在院主席团的领导下,依靠各学部常委会和院士们的努力,工程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从整体上看,我院院士队伍不仅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具有良好的学风道德,堪称维护科学道德和弘扬优良学风的典范,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长期以来,两院院士作为全国科技大军的领军人物,崇尚科学,敬业奉献,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两院院士真正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近年来社会公众对院士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院在征求全体院士意见的基础上,对《中国工程院章程》作了修改,其中对院士的标准和条件专门增加了“品行端正”的表述,以示我院维护科学道德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我院也积极推动我国科技界的科学道德建设,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为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努力做出贡献。
在科学道德建设方面,我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建院以来,院士们不仅在各自的岗位为国家的科技发展继续做出贡献,而且院士群体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部门、地方及企业提供了大量决策咨询建议和意见。在非典、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事件应急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院士群体都在第一时间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信赖与肯定。对此各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我院也向中央报送了有关院士的感人事迹。
院士们的科学精神和先进事迹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弘扬院士们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尚,以促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在社会上收到了比较好的反响。例如:在《院士通讯》上开辟专栏,及时通报院的科学道德建设情况,宣传院士风采。编辑出版《院士自述》。已出版两册,收录了由513位院士本人讲述他们为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奋斗经历。编辑出版《工程科技的实践者》。已出版第一集,含82位院士的感人事迹。第二集的征稿工作正在进行中。组织翻译了“关于伦理学教学的报告”。
开展向侯祥麟院士学习的活动。与中宣部等五部委和相关企业,发起向侯祥麟院士学习的号召,系统宣传了侯祥麟院士的先进事迹。
在院网站设立“科学道德建设”专栏。反映我院在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制定的有关规定。
(二)坚持进行制度建设
1997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了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负责指导并推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身及学部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各学部常委会处理有关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等。2002年进一步明确提出,本着“院士自律、完善制度、弘扬楷模、社会监督”的精神开展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研究院士科学道德建设及学风方面的有关问题。
委员会先后制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若干自律规定》、《中国工程院关于对涉及院士科学道德问题投诉件的处理规定》等文件,并在实践中做了必要的修改补充,于2002年和2008年两次将有关文件汇编成册,印发全体院士。根据规定,院士如有违反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情况发生,委员会将组织调查处理。对情节严重者,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报主席团批准后,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或向社会公布,直至按《中国工程院章程》的规定,撤销其院士称号。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