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存储在最近一年时间被业界炒作的轰轰烈烈,并已认同云存储提供的是一种综合服务,而并非单纯技术上的改进。在欧美一些市场,云存储服务已经开始面向大众和一些企业应用,而在国内,其实也有很多企业已经提供云存储服务,并且已经有用户在使用。那么,这些用户到底怎么用、如何用,通过本专题将一一解答用户的疑惑。
- 云存储在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计算是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云存储的概念与云计算类似,它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 云存储对使用者来讲,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设备,而是指一个由许许多多个存储设备和服务器所构成的集合体。使用者使用云存储,并不是使用某一个存储设备,而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系统带来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所以严格来讲,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一种服务。云存储的核心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
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存储设备可以是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可以是NAS和 iSCSI等IP存储设备,也可以是 SCSI或SAS等 DAS存储设备。云存储中的存储设备往往数量庞大且分布多不同地域,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互联网或者 FC光纤通道网络连接在一起。
基础管理层是云存储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云存储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的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
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最灵活多变的部分。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比如视频监控应用平台、IPTV和视频点播应用平台、网络硬盘引用平台,远程数据备份应用平台等。
与传统的存储设备相比,云存储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服务。云存储运营单位不同,云存储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同。

网络磁盘
相信很多人都使用过腾讯、MSN等很多大型网站所推出“网络磁盘”服务。网络磁盘是个在线存储服务,使用者可通过WEB访问方式来上传和下载文件,实现个人重要数据的存储和络化备份。高级的网络磁盘可以提供web页面和客户端软件等两种访问方式,本人在2002就用过Xdisk这个网络磁盘软件系统,它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在本地创建一个名盘符为X的虚拟磁盘,实现重要文件的存储和管理,使用的方式与使用本地磁盘相同。

在线文档编辑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Google所能提供的服务早已经从当初单一的搜索引擎,扩展到了Google Calendar、Google Docs、Google Scholar、Google Picasa等多种在线应用服务。Google一般都把这些在线的应用服务称之为云计算。相比较传统的文档编辑软件,Google Docs的出现将会使我们的使用方式和使用习惯发生巨大转变,今后我们将不再需要在个人PC上安装office等软件,只需要打开Google Docs网页.....

在线的网络游戏
近年来,网络游戏越来越收到年轻人的喜爱,传奇、魔兽、武林三国等各种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游戏层出不穷,网络游戏公司也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玩家。但很多玩家都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由于带宽和单台服务器的性能限制,要满足成千上万个玩家上线,网络游戏公司就需要在全国不同地区建设很多个游戏服务器,这些游戏服务器上上玩家相互之间是完全隔离的,不同服务器上的玩家根本不可能在游戏中见面,更不用说一起组队来完成游戏任务。

企业空间租赁服务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各企业、单位的信息数据量呈几何曲线性增长。数据量的增长不仅仅意味着更多的硬件设备投入,还意味着更多的机房环境设备投入,以及运行维护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即使是现在仍然有很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资金购买独立的、私有的存储设备,更没有存储技术工程师可以有效地完成存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通过高性能、大容量云存储系统,数据业务运营商和IDC数据中心可以为无法单独购买大容量存储设备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空间租赁服务......

企业级远程数据备份和容灾
随着企业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的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企业中的数据不仅要有足够的容量空间去存储,还需要实现数据的安全备份和远程容灾。不仅要保证本地数据的安全性,还要保证当本地发生重大的灾难时,可通过远程备份或远程容灾系统进行快速恢复。通过高性能、大容量云存储系统和远程数据备份软件,数据业务运营商和IDC数据中心可以为所有需要远程数据备份和容灾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空间租赁和备份业务租赁服务,普通的企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可租用IDC数据中心提供的空间服务......

视频监控系统
近两年来,电信和网通在全国各地建设了很多不同规模的“全球眼”、“宽视界”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全球眼”或“宽视界”系统的终极目标是建设一个类似话音网络和数据服务网络一样的,遍布全国的视频监控系统,为所有用户提供远程(城区内的或异地的)的实时视频监控和视频回放功能,并通过服务来收取费用。但由于目前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网络条件限制,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备规模的限制,“全球眼”或“宽视界”一般都能在一个城市内部,甚至一个城市的某一个区县内部来建设。
备份应用逐渐向消费者模式以及Mozy或者Carbonite等企业的产销模式以外的领域扩展,进入中小型企业市场。最为普遍的应用方案是使用混合存储,将最常用的数据保存在本地磁盘,然后将它们复制到云之中。
归档最终会成为企业使用云容量的最佳方案。对于云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云存储广泛应用的领域,将旧数据从自己的设备迁移到别人的设备中。这种数据移动是安全的,可进行端对端加密,许多供应商甚至都不会保存密钥。
至于分配与协作,似乎要属于服务供应商提供的范畴。它们一般会使用上述供应商如Nirvanix、Bycast、Mezeo、Parscale提供的云基础设施产品或者EMC Atmos或Cleversafe等厂商的系统类产品。
在共享应用上,文件状态的检查还需进一步完善。我想知道文件的实时使用情况。 在传输方面,我想知道谁在传输文件,他们看了多长时间以及他们在阅览文件过程中在哪些地方做了评论或提出了问题。
- 门槛一:终端
- 为了更好地契合提供云应用的平台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运营商首先选择推出“云手机”来推进“应用云”的进展。目前,电信的“e云手机”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推出的互联网手机。通过“e云手机”,用户将可方便享受“世博公共服务云”和“天翼应用云”两大应用服务,使用户随时随地地了解世博公共服务信息,并享受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 门槛二:平台
- 从一般用户来看,云手机承载的各种应用似乎与之前天翼智能手机里内置的应用在体验上并无太大的不同,不过,其背后的平台系统的建立将是一个巨型工程。业内专家指出,要辨别真假云应用,就在于其平台支持能力,要看其是否能够在全国漫游的状态下,通过网络仍然能够得到同样支持、同样费用的应用服务。
- 门槛三:网络
- 电信在试水“e云”时就曾出现用户“无法登录服务器”的尴尬,其原因就在于当前的3G网络并不是一个已经优化完备的成熟网络,并且面对层出不穷的移动互联网新应用,3G网络面临的带宽压力一直存在。从这一点上来说,网络才是实现个人云应用的最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