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MAX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另一个名字是802.16,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MAX还具有Qo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截止到2010年5月末,全球已有148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592个WiMAX网络,与2010年4月588个网络相比新增4个。非洲市场已部署了117个WiMAX网络,紧随其后的是中南美洲地区(CALA)116个,亚太和东欧地区分别部署了113个和85个,西欧部署了79个,北美(美国/加拿大)和中东分别部署了53个和29个。
专题摘要:宽带和移动是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WiMAX作为新一代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代表着未来移动网络的发展趋势——宽带化、移动化、IP化,因此也正受到越来越多运营商的青睐。
- WiMAX论坛借WiMAX2之势 欲抢占4G一席之地
- WiMAX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凭借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成本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运营商的青睐,同时也加快了WiMAX在全球的商用化进程。为促使WiMAX技术在4G市场占有一席之地,WiMAX论坛和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加快了WiMAX技术标准的测评,并提出“WiMAX 2”概念,将WiMAX速率优势发挥到极致,其峰值速率高达300Mbps。
- 凸显技术优势 WiMAX专网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 WiMAX可以更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高于3G技术3倍的性能,作为下一代IEEE802.16标准的802.16m更可提供10倍于3G标准的性能。毫无疑问,WiMAX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促使实现人们宽带移动化的梦想,然而在一些专网市场上的应用更显现出WiMAX多元化的发展策略。
- WiMAX论坛:802.16e增强版可提高70%频谱效率
- WiMAX论坛在日前阿姆斯特丹举办的2010年WiMAX论坛全球大会上宣布,802.16e增强版本规格受到业界广泛支持,有望大幅提高WiMAX网络容量。另外,这个由802.16e改良的增强版本,将可以提高70%频谱效率,让最高传输速率增加一倍,新技术也改善了信号干扰、增加覆盖率。
- 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
- WiMAX所能实现的50公里的无线信号传输距离是无线局域网所不能比拟的,网络覆盖面积是3G发射塔的10倍......
- 提供更高速的宽带接入
- WiMAX所能提供的最高接入速度是70M,这个速度是3G所能提供的宽带速度的30倍。
- 提供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服务
- 作为一种无线城域网技术,WiMAX可以将Wi-Fi热点连接到互联网,也可作为DSL等有线接入方式的无线扩展,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
- 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
- WiMAX与Wi-Fi相比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从而能够实现电信级多媒体通信服务。
-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另一个名字是802.16。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MAX还具有Qo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WiMAX的技术起点较高,采用了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OFDM/OFDMA、AAS、MIMO等先进技术,随着技术标准的发展,WiMAX逐步实现宽带业务的移动化,而3G则实现移动业务的宽带化,两种网络的融合程度会越来越高。
- WiMAX是一项新兴技术,能够在比Wi-Fi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提供“最后一公里”宽带连接性,由此支持企业客户享受T1类服务以及居民用户拥有相当于线缆/DSL的访问能力。凭借其在任意地点的1~6英里覆盖范围(取决于多种因素),WiMAX可以为高速数据应用提供更出色的移动性。此外,凭借这种覆盖范围和高吞吐率,WiMAX还能够提供为电信基础设施、企业园区和Wi-Fi热点提供回程。
- WiMAX构建于高级无线技术,抵消效果的干扰提供更多数据以大范围。 两个关键高级无线突破结合入移动WiMAX标准是正交频分多访问(OFDMA)和多个输入/多个输出(MIMO)智能天线技术。这两种技术有效地放置到更多的数据的可用电波以提高吞吐量和/或覆盖范围。尤其有利MIMO高干扰环境中,如中心城市。

802.16a
802.16a标准颁布于2003年1月,是对之前颁布的802.16标准进行了扩展,对使用2~11GHz许可和免许可频段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空中接口物理层和MAC层进行了规范,该频段具有非视距传输的特点,覆盖范围最远可达50km,通常小区半径为6~10km。另外,802.16a的MAC层提供了QoS保证机制,可支持语音和视频等实时性业务。这些特点使得802.16a标准与802.16标准相比更具有市场应用价值,真正成为适合应用于城域网的无线接入手段。

802.16c
802.16c标准其规范书以及测试文件在2002年4月公布,正式文件在2003年1月通过。802.16c是对802.16的增补文件,它对802.16中的错误和矛盾进行了改正,更新扩展了802.16的部分内容,列出了用于典型情况下的特征功能集合,是使用10~66GHz频段802.16系统的兼容性标准,它详细规定了10~66GHz频段802.16标准系列在实现上的系列特性和功能。它是为频带范围在10GHz到66GHz之间的无线网络开发的,与系统细节、性能评估和检测有关。

802.16d
802.16d标准于2004年6月获得通过,并以IEEE802.16-2004名称发布。它是802.16的一个修订版本,也是相对比较成熟并且最具实用性的一个标准版本,802.16d对2~66GHz频段的空中接口物理层和MAC层做了详细规定,定义了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MAC层和相对应的多个物理层。该标准对前几个标准进行了整合和修订,重点是增强设备的互操作性,可以支持室内客户端设备(CPE),但仍属于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规范。

802.16e
802.16e标准是802.16标准的增强版本,目前尚未得到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可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的系统,工作在2~6GHz之间适宜于移动性的许可频段,可支持用户站以车辆速度移动。

802.16f
802.16f定义了802.16系统MAC层和物理层的管理信息库(MIB)以及相关的管理流程,满足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MIB要求,该标准的制定工作在2005年9月已经完成。

802.16g
制定802.16g的目的是为了规定标准的802.16系统管理流程和接口,从而能够实现802.16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对网络资源、移动性和频谱的有效管理。

802.16h
802.16h定义一个在无需牌照的频带上运作的无线网络系统,无牌照频带给了网络设备制造商和新兴网络供应商很大的商机,但一项重要的议题是伴随而来的各种干扰源问题所严重影响的系统透率,因此,提出相对应的资源管理机制来解决彼此间的干扰问题,资源管理机制仰赖的通讯协定是运作在因特网协定上,此协定无可避免会有引发网络元件在工作时的安全议题考虑。

802.16f
802.16j标准是以中继技术为核心、以802.16e标准为基础架构的新一带无线城域网标准。它的目标是通过在基站的覆盖小区内布放中继站来降低WiMAX系统的整体建设成本,并提高系统的柔韧性。中继技术是指在基站与移动台之间转发信号,通过扩大基站覆盖和增大系统容量来达到以较低代价获取系统性能提升的目的。通过系统仿真可以看出中继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WiMAX系统的性能。

802.16m
802.16m标准采用了MIMO技术,类似于802.11g和802.11n,这种技术以多个发送、接收单元进行数据的同步传送,速度有所提高。在网络环境较好的区域,IEEE 802.16m的下行数据传输速度可达到1Gbps,此外这项标准也有“高移动”模式,其在高速移动状态下也可保持在100Mbps左右。802.16m技术标准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确定,它将大大提高覆盖范围,从而降低运营商的成本,提高数据速率和频谱效率。
- 无线宽带(Wireless DSL)
- 第一种商业模式我们可以称为无线宽带(Wireless DSL),着眼于为互联网发展较落后和有线资源不足的地区提供家庭和企业的互联网接入。这种模式下,终端形态主要为固定式CPE,主要盈利方式是接入费用,并且具有较高的定价能力,宽带互联网接入费用较为昂贵。这一商业模式不需要复杂的交易模式。
- 移动宽带(Mobile Broadband)
- 第二种商业模式为移动宽带(Mobile Broadband),其定位于为个人客户提供宽带解决方案,以USB Dongle和内嵌WiMAX芯片的笔记本作为主要终端设备,主要面向个人市场。盈利方式也是以接入费用为主,但由于具有了可移动的特征,无线接入手段相对于固定式接入具有了溢价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补充的“增值业务”。在设备选择上,由于个人的移动应用习惯,网络需要良好的广域覆盖并具备漫游等能力。
- 手机媒体(Mobile Media)
- 第三种商业模式是手机媒体(Mobile Media),这一种更为高级的商业模式以iPhone及Clearwire为代表。在这种商业模式下,WiMAX是一种和HSPA/LTE类似的移动数据接入技术,目的是实现“用各种形态的终端设备,在任何地点高速地接入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业务”。其终端形态为:手持式终端如手机、MID、UMPC、Netbook,各种各样的内嵌WiMAX芯片的数据终端,如Amazon的Kindle等。运营商作为一个网络运营主体提供一个平台,而CP/SP提供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
- 点覆盖
- 运营商选择这种覆盖方式,往往是从节省基站投资的角度考虑。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这种覆盖方式很难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这是因为WiMAX的空口速率较GSM、CDMA、HSPA技术有可观的提升,相应的,需要更多的传输资源。如果为这些“孤岛”单独配备传输设备,不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无法实现节省投资的初衷;如果不增加传输设备,则WiMAX网络的速率优势无法实现。
- 区域覆盖
- 为了从用户增长中获得规模效益,按区域覆盖是当前运营商普遍采用的方式。城市的住宅区、CBD区域、缺乏有线资源的郊区则是首先部署的区域。韩国KT在2006年部署WiBro的初期也是在首尔、仁川等城市的热点做点覆盖,但是之后的一年用户发展非常缓慢。为此,KT改变了覆盖策略,采取按区域覆盖的策略,网络质量得到迅速提升,用户数量也随之上升。
- 广覆盖
- 广覆盖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连续的覆盖,用户可以漫游,体验会很好。Spint就采用了这样的覆盖策略。广覆盖的缺点是初期投资会较大,对运营商的财力是很大的考验,对于大多数运营商而言,在建网初期并不太适合。
- 亚洲市场
WiMAX在亚太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亚太市场的3G发展比较薄弱,WiMAX作为3G标准;另外,由于WiMAX技术在网络部署上,成本优于DSL与光纤,在亚太经济落后的国家更具成本竞争优势,使这些国家有机会实现高速、价格合理的连接服务。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较慢,WiMAX用于DSL填充,提供固定无线宽带接入,以弥补数字鸿沟。
- 美洲市场
美洲主要以北美和拉美市场为主,截止目前北美市场已经部署了49个WiMAX网络,其中美国发展WiMAX最为迅速,尤其是运营商Clearwire公司,截止一季度末,Clearwire总共拥有97.1万用户,其中81.4万位零售用户,15.7万为批发用户,本季度新增28.3万用户。Clearwire同时将在今夏在佛州奥兰多,坦帕推出4G业务。此前Clearwire已经在全美32个城市推出4G服务。Clearwire可以使用户享受平均3-6Mbps、峰值10Mbps的下载速度。
- 欧洲市场
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商业WiMAX网络在欧洲市场部署,不过有超过80个WiMAX供应商活跃在欧洲各个国家,包括英国、爱尔兰,中欧和东欧,其中大约70%是在西欧。目前欧洲WiMAX用户总数约300万,估计有85%集中在西欧英国和爱尔兰。据悉,这两个国家大部分提供的商业WiMAX服务是固定WiMAX。从目前东欧部署WiMAX网络的状况来看,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家都正在有条不紊积极的部署。
- 非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