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政策法规 > 政策文件 > 综合
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2017-05-23  教育部  

字体大小:

教督函〔2017〕2号

  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

  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近期,多地发生接送学生车辆安全交通事故,造成学生伤亡,给受害学生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和无法弥补的损失,教训十分深刻。这些事故的发生,反映出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安全意识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再次发生,确保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决定立即在全国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现将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立即组织开展一次校车(包括学生接送车辆)安全隐患全面大排查。要从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完善道路、车辆、交通标志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校车驾驶人员从业资格进行审查,坚决清退不符合要求的校车驾驶人,对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行车路线及道路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并登记备案。对排查发现不合格车辆坚决停止使用。对检查出的安全问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台账、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时限,确保全面整改落实。

  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风险管控,强化准入管理,强化技术手段监管,形成常态化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完善与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切实加大接送学生车辆动态管控力度,严格规范车辆运营监管,严查超速、超员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对“黑校车”和幼儿接送车辆的整治力度,依法查处校车超速、超员、不按审核路线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宣传部门,结合排查整治深入开展一次校车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的危害和典型事故案例,曝光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以多种形式宣传有关校车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文件,认真开展事故逃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不断提高司机、随车管理人员和乘车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救自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校车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的要求,将校车安全工作列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学校落实校车安全工作职责的督导检查,将督导结果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五、各地要建立校车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问责机制,对不重视应急处理、不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责任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各地排查整治情况于5月30日前报教育部。

  联系人:宋师亮

  电话:010-66096330 66096337(传真)

  邮箱:zxddc@moe.edu.cn

  教育部

  2017年5月10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陈宝生:要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 两部门:针对突出问题加大幼儿园教师园长培训力度
· 北京:每个街道至少新办一所普惠制幼儿园
· 北京将完善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 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 幼儿园安全管理等将被“督导”
· 河北专项治理防范幼儿园人身伤害
· 北京:幼儿园责任督学本周挂牌上岗
· 北京为每一所幼儿园配备责任督学开展经常性督导
· 北京1500余所幼儿园实现挂牌督导
· 教育部部署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